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5课 进学解学案 苏教《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5课 进学解学案 苏教《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5b46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5

5.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同“俊”,优秀人才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同“现”,表现,显露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同“较”,比较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同“由”,顺应 .(5)计班资之崇庳:同“卑”,低下 .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2)登崇畯良:形容词用作名词,优秀人才 ..(3)孰云多而不扬: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行优秀者 .(4)补苴罅漏:名词用作动词,填补 .(5)障百川而东之:使动用法,使……向东流 .(6)乘马从徒,安坐而食:使动用法,使……跟从 .7.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招诸生立馆下:省略句

(2)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被动句 (3)宰臣不见斥:被动句

(4)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宾语前置句 (5)荀卿守正,大论是弘:宾语前置句 (6)有笑于列者:介词结构后置句 (7)行虽修而不显于众:介词结构后置句

1.阅读第1段,思考:该段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请找出来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 答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者通过“精”与“荒”、“成”与“毁”两两对比,鲜明地指出了精进学业和成就品行的关键,语言精辟,观点明确,发人深省。 2.阅读第2段,思考:“诸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该反驳可分为几层?又是从哪几方面对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分两层: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可谓诚矣”,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

“诸生”主要是从先生对于学业的勤奋,对于儒学的功劳,先生文章的内闳外肆,先生为人的完美等方面对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一方面突出了先生在各方面的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与后面先生在为人处世、治学从政和生活方面所受到的不平待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他人之口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抑郁之情。

3.阅读3~5段,思考:先生是如何面对诸生的质疑的?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作者先以匠人因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这两组排比句段,来比喻宰相用人,即量材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遭遇,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作者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荀自况,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

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

4.《进学解》开头“先生训示”部分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在今天对我们青年学生有教育意义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

答案 《进学解》鼓励学生努力进取,不要过多地考虑政府是否公正,过多地考虑个人能否被录用,能否得到较好的社会地位。韩愈鼓励学生努力上进,不过多地去考虑社会的不公,从学习的要求上看是积极的,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才。

1.作者是采用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文章的? 答:

答案 作者采用设问设答的形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没有直接用自己的议论去指责有司,而是借助师生之间的问答来说明道理,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情。文章首先假设国子先生教训诸生,引出全篇的议论:当今“登崇畯良”,有司明而公,业精行成,必能获选,学生们应努力进学。紧接着又借学生之口,对他的不平遭遇提出疑问,以事实反驳先生的教训:先生业精行成,却屡遭贬谪,处境狼狈。有司如此不公不明,你的教训不是欺人之谈吗?进而再设计了解嘲式的解答,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辩解:我自己业未精、行未成,投闲置散,乃分之宜,非有司之不公不明也。作者真心要吐露的所有的事实、道理与情感全是托他人之口说出来的。正是由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置入了第三者——学生,因而造成了一个缓冲地带,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

2.文章第1段、第3段与第2段在句式方面比较,有怎样的特点和效果? 答:

答案 第1段“先生训示”、第3段“先生答问”这两段,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2段是“生徒驳诘”,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

国子先生晨 入 太学,招 诸 生 立 馆 下, 诲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之 曰:“业 精 于 勤 荒 于 嬉, 行

他们说:“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

成 于 思 毁 于 随。 方今圣 贤 相 逢,

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俗。当前圣君与贤臣相遇合,治具毕 张,拔去凶 邪, 登 崇 畯良。?畯:同?占 小

??法令全部实施,拔除凶恶奸邪,提拔优秀人才。?“俊”。?具备微小善者 率以录,?率:?名 一 艺 者无不 庸; 爬罗 ??优点的都已录用,?都。?能治一种经书的无不被任用;搜罗人才, 剔 抉, 刮 垢 磨 光。 加以甄别、教育、培养,对他们刮去污垢,磨炼得闪闪发光。盖有幸 而 获 选, 孰 云 多 而 不 扬!诸

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 生 业 患 不能精, 无 患 有 司 之 不 明;

位学生要忧虑学业不能精进,不要忧虑主管部门官吏看不清;行 患 不能成, 无 患 有 司 之 不 公。”

要忧虑德行不能成就,不要忧虑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言 未 既,有 笑于列者曰:“先生 欺 余哉!弟

话没有说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们子 事 先生, 于 兹 有 年矣。先生 口不绝

这些学生侍奉先生您,到现在已经多年了。先生嘴里不断地

吟 于六艺之文,手 不停 披 于 百家之 编;?六艺:指儒家

?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诸子百家的书籍;?六经,即《诗》

《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记 事 者 必?对史书类典籍一定

百家之编:指儒家经典以外各学派的著作。?

提 其 要, 纂 言 者 必 钩 其 玄; 贪

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其深奥隐微之义;不知 多 务 得, 细 大 不 捐;?捐:舍?

??

满足地多方面学习,力求有所收获,大的小的都不舍弃;?弃。?焚膏 油以继 晷,恒 兀 兀 以 穷 年:

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经常这样劳累用功,一年到头不休息::日影。恒:经?先生之业,?膏油:油脂,指蜡烛。晷ɡ

??

:劳累的样子。穷:终、尽。?先生从事学业,?常。兀兀

可 谓 勤矣。抵 排异 端, 攘 斥 佛 老,

可以说勤奋了。抵制、批驳异端邪说,排斥佛教与道家,ɡ:?补苴罅漏,张 皇 幽 眇;?苴:鞋?攘

??填补缺漏,阐发精深微妙的义理;??排除。??里垫的草,

这里作动词,填补的意思。?寻 坠 绪 之 茫

?

皇:大。幽:深。眇:微小。?寻找渺茫失落的已坠落不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