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67bf19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D.人口增长较快

解析:第5题,读表格,甲省人均粮食、人均耕地较高,说明地广人稀,应在东北地区;粮食中玉米产量最高,是我国的吉林省。乙省水稻产量最高,人均粮食、耕地较少,应位于我国江淮地区,可能是江苏省。丙省小麦产量最高,玉米产量较高,应位于北方暖温带地区,对应省是山东省。第6题,读表格,丁地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能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小、产量低,A对、B错。表中数据不能显示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情况,C、D错。

答案:5.C 6.A

考点二 我国的工业生产

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①淡水资源供应不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足,环境污染严重;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②高科技产业发展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不足,工业产品类业和高科技工业 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①淡水资源供应不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足,环境污染严重;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②高科技产业发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不足 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能源和矿产资源缺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乏 运输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不工业;②水、陆、空运输足 便利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思考探究】 四大工业基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的是哪些工业基地? 提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中以轻工业为主的是哪个工业基地? 提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

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线三大工业地带。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 ) A.城市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2.为促进该地经济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增大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4%,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为58%,这说明该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该地大量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则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也不太发达。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1.C 2.A

3.(2015·福建六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区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图分析可得。第(2)题,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有资金、市场、交通等。第(3)题,石化企业临港布局主要是交通便利;向专业园区集聚可发挥集聚优势,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

答案:(1)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发展石化工业的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捷。

(3)临港布局的原因:石化企业运输量大;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有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向专业园区集聚的原因: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可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

考点三 中国的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