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8842395727a5e9856a61cf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十二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切实加快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武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圆满完成,开创了武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200.37亿元增至2010年470.12亿元,年均增长14.6%(按不变价计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25.82亿元增至2010年67.12

亿元,年均增长21.05%;区级财政收入由2005年7.5亿元增至2010年22.29亿元,年均增长24.34%;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累计实现957.78亿元,比“十五”253.6亿元增长277.67%,年均增长29.68%;实际引进内(外)资“十一五”累计实现460.1亿元,比“十五”125.96亿元增长265%,年均增长2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177.09亿元增至2010年353.24亿元,年均增长14.81%;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31.2%和47.7%。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业的“1+4”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总部型企业实现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28.42%提高到2010年38%;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40.61︰59.39提高到2010年20︰80。产业结构调整朝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迈进。

三大功能区启动建设。编制了武昌古城、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三大功能区发展规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十一五”期间,武昌古城内首义文化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都府堤红色景区、长春观—宝通禅寺宗教文化区加快推进;公司总部区新建商务楼宇26栋100余万平方米,在建商务楼宇30栋160万平方米,借助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契机,启动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楚河、汉街项目建设;滨江商务区万达

广场项目开工建设,裕大华片完成土地整理,车辆厂片启动建设。三大功能区建设累计投资达300亿元以上,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武昌火车站改造、武汉长江隧道、岳家嘴立交等8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公正路、秦园路、江盛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竣工,积极实施武汉大道、东沙连通、白沙洲大道高架、二七长江大桥、地铁2、4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江南插花地调整工作,理清了与青山区、洪山区的区域界限。积极推进胭脂路、幸福里、保安街、文明路等片区旧城改造,三角路村、余家头村、团结村、余家湖村等城中村综合改造全面启动。蛇山南坡拆建还绿工程,紫阳湖、都司湖等湖泊修复和保护工程取得良好进展。

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市民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吴天祥小组”活动和窗口单位文明建设,提高了公共文明指数。积极开展“两型社会”示范创建活动,建设完成了一批“两型社会”示范项目。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创“市容环境达标街”和“市民满意路”活动,大力实施“街巷整洁工程”,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取得新的提高。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

务功能明显提升,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街道、社区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社区建设,推进了社区“一站三室”建设,实现了老旧社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

群众生活逐步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每年投入8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临时救助以及助残帮困和安老扶幼等。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9.7万人,就业培训和特困群体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对居民住房困难户实行租金补贴,累计发放租金补贴242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10787元增至2010年20918元,年均增长14.16%;消费支出由2005年8242元增至2010年14620元,年均增长12.15%。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高依法处臵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五”时期,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