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集部书目后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集部书目后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935ccd9ec3d5bbfd0a74a7

集8卷”,初稿版本项著录为“清宣统3年历城张氏刊本”,误,这是根据书中出现的最后时间来确定版本时间而致错误的典型,书中有牌记:“清宣统3年修补康熙44年历城张氏刊本”,显然,该书版本项的著录当以牌记为准,而不能把补版的时间误为原刻本的时间。又,明别集“明德先生文集26卷”,原版本项著录为:“清乾隆46年官刊本”,此亦大误,因为这部书最后一册有乾隆46年的一条文字记录:“昨奉四库馆行查第十七卷内曹真予墓表,请旨抽毁,业已遵将此篇板片呈缴本县学,详请铲毁讫”而致误,乾隆46年这个时间,是当时编四库全书时下令抽毁其中一篇文章所记的时间,同该书刻版时间无涉。据书中康熙2年黄绶序曰:“余司河南刑部行过先生里,获探其全集,为先生之子与所素受业诸子,不忍没手泽,依次年牒编而辑之者??梓而传之”。由此观之,本书康熙2年刻版,意甚明晰。所以,该书版本项不可著录为“清乾隆46年官刊本”,而应著录为“清康熙2年官刊本”。初稿版本项的这类错误不少,仅举两例而已。再者,版本项的著录比书名项和著者项更深刻,更复杂,它不仅要求著录者有一定的版本知识,古文字水平,还得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纸张、字体的判断,有些是运乎一心,不可言状,没有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想搞好版本项的著录是不大可能的,这牵扯到一门学问的探讨,这里恕不多赘。

6、附注项的问题:和原书不是同一著者的附刻,不应放置书名项,而应在附注项内分别按书名、卷数、著者依次注明。例如:清别集“曝书亭集80卷”,(清)朱彝尊撰,初稿把朱昆田撰的“笛渔小稿功卷”并列于书名项,误;又,清别集“二曲集26卷”,(清)李颙撰,原著录者把恽珠辑的“恽逊庵先生遗集1卷”放置书名项,也误。二者均应著录在附注项(见本馆古籍著录条例,并见郑如斯、廖延唐《图书馆古籍编目》34页)。

7、分类问题:古籍著录不易,分类更难。已如前述,初稿分在别集里的不

少全集,实为丛书,已转出,此不多赘。总集和集丛也极易混淆,如(清)顾有孝、赵沄辑的康熙6年刊本《江左三大家诗钞》,(清)毕沅辑的《吴会英才集》和(民国)丁振铎辑的《项城袁氏家集》,初稿均误分入总集,现已转入集丛。有些集丛初稿将其割裂开了,如《宋人集》(甲、乙、丙编)初稿将其分置于三处,现已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再就是集丛零种作了集中处理,如(民国)张鹏一辑的《关陇丛书》应属汇编类丛书,但我馆仅存:兰泉老人遗集1卷,杨泽州遗集1卷;(清)徐渭仁辑的《春晖堂丛书》也属汇编类丛书,但我馆仅存:双树生诗草1卷、纪半樵诗1卷、思适斋集18卷,这些书残存的内容均属集部的范围。再如(民国)缪荃孙辑的《云自在龛丛书》仅存:立山词1卷、竹邻词1卷、齐物论斋词1卷;(民国)赵诒琛辑的《双满楼丛书》仅存:??花词1卷、莺边词1卷、留沤吟馆词存1卷、红蕉词1卷等等,我们根据残存的内容都把它们放在集丛里了。 (三)

我馆集部书藏书量大,学术价值高,特别是藏有大量的河南地方文献,对我省的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极富意义。以别集为例,汉魏六朝别集以西汉洛阳大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肇其端,东汉南阳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张河间集》踵其后,东汉写“熹平石经”的文学家、书法家陈留圉(今河南祀县南)人蔡邕的《蔡中郎集》已馆藏10余部,清代各种版本灿然大备。这些书是汉代河南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北周著名诗人南阳新野人庾信的《庾子山集》有清康熙、道光、光绪和民国等各种版本20余部,庾信的诗初步融合南北诗风,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所以,我馆典藏庾信诗集版本丰富,对学术界研究庾信诗的艺术价值,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在河南文化史上的地位均有重要作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文诗人“诗圣”杜甫,河南巩县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唐以来,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馆藏《杜工部诗集》、《杜工部集》、《杜诗注解》、《杜诗详注》、《杜诗注解节钞》、《杜诗镜铨》、《杜诗会粹》、《杜诗偶评》、《杜诗集说》等杜甫的各种诗集著作,各代版本60余部,800余册,是馆藏的重要财富。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韩愈的《昌黎先生全集》、《昌黎先生集》的各种版本40余部,500余册,也是馆藏重要文献。杜甫,韩愈著作的丰富馆藏,足证他们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的光辉篇章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地位,他们的著作在河南地方文献宝库中并放异彩。北宋大臣相州安阳人韩琦历相三朝,在宋代政治活动中有重大影响,其著作《安阳集》馆藏20部,200册;南宋抗金名将河南汤阴人岳飞的《岳忠武王文集》,馆藏各种版本10余部,他们以文臣武将名于世,其著述或老成深沉,或激扬奋发,皆有其鲜明的特点。元朝汤阴人许有壬历官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有壬立朝50年,三入政府,于国家大事,侃侃不阿,多有善政,文章亦雄浑宏肆,餍切事理,不为空言,称元代馆阁巨手,所著至正集81卷,圭塘小稿13卷、别集2卷、读集1卷附录1卷,馆藏10余部,100余册,为元代河南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资料。明初滑县宋讷生于元未,卒于明初享年80岁,学问渊博,宽厚待人,历官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迁国子祭洒,著有西隐文稿10卷,馆藏6部,20余册,其文章浑厚醇雅,其诗缠绵悱恻,有风人忠厚之遗。明朝浚县人王越,生于成祖永乐21年,卒于孝宗弘治11年,明代宗景泰2年进士,授御史,擢山东按察使,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黎阳王襄敏公集4卷,第1卷为疏议,皆处置边务及奏报捷音,第2卷为杂文,第3、4卷为诗及诗余,而以李东阳所作墓志,崔铣所作神道碑附于卷首,该书馆藏3部,10余册,王越有魁杰之才,其诗文有河朔激壮之音。明信阳人文学家何景明,弘治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著有大复集38卷,正嘉之间与李梦阳俱倡复古之学,天下翁然从之,文体为之一变。清代疆域辽阔,文化发达,河南学术大家不多,但二流作家还是不少,如豫北孙

奇逢,明清之际人,祖籍河北容城,明亡隐居辉县,躬耕讲学于夏峰,奇逢著述甚丰,集部收各种版本夏峰先生集共10部,150册,其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三大儒,为学初宗陆(九渊)王(守仁),晚更通朱子之学,是当时全国有影响的理学家。豫东商丘人侯方域,明清之际人,性豪迈不羁,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称“四公子”,方域文气飞舞,古文称雄一世,所著壮悔堂文集、壮悔堂遗稿、四忆堂诗集馆藏清代各种版本40余部,200余册。商丘人宋荦,清初人,曾任浙江巡抚,迁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府,所至,奖励后进,提倡风雅,通经籍,习掌故,诗与渔洋齐名,所著西陂类稿馆藏各种版本30余部、500来册。商丘人贾开宗,明末清初人,开宗落拓不羁,工古文辞,同侯方域、宋荦等同为雪苑六子之数,所著溯园诗集、溯园文集、溯园语商馆藏丰富。侯、宋、贾著作构成清代前期豫东商丘文化极富特色的体系。豫东睢州人汤斌,顺治九年进士,由蔗(庶)吉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江苏巡抚,提礼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其治程朱理学,也不废王守仁之说,提倡“身体力行”,所著潜庵先生遗稿、汤子遗书馆藏数部;睢州人田兰芳,清康熙诸生,所著逸德轩诗集、逸德轩文集、逸德轩遗稿馆藏丰富。汤斌,田兰芳的著作同为清代前期豫东文化百花园中的珍奇。豫西偃师人清中期学者武亿,乾隆进士,治经史,博学多通,尤精于考订金石文字,馆藏有所著授堂文钞、授堂金石文字三跋、授堂金石文字续跋,武亿的著作堪称清代豫西文献的代表。豫南襄城人李来章康熙年间举人,幼读二程遗书,古文仿欧(阳修)、曾(巩),灼然有文彩,所著礼山园文集、礼山园诗集、礼山园文集后编馆藏颇富,加之同邑刘青霞的慎独轩文集,刘青芝的续锦机补遗,刘青莲的藕船题跋等,呈现出清中期襄城文化之盛。禹州人马时芳的垂香楼诗稿,上蔡人张沐的前川楼文集,固始人蒋湘南的七经楼文钞也反映了灿烂的豫南文化。逮至民国,禹县王棽林为学博大精深,笼络万有,初攻辞章,继谈经济,后兼精考证文理,熟究周秦汉宋之术,并衍溢及欧西哲学,馆藏其著作丰富,计有角山文集、角山别集、畏秋楼诗稿、遣日录初编等,观其著述,蔚然为一代儒宗。祀县蒋藩字恢吾,积学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