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打造旅游品牌效应之我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加强打造旅游品牌效应之我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e0182828ea81c759f57867

尽管目前我们的决策者已经开始重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我市的旅游产业目前仍然只停留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缺乏战略高度的思考和规划,也没有将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旅游景点建设也是处于无重点、较分散、低层次的水平上。规划的起点很低,建设的档次更低(如资阳区的XX湖),没有体现地方特色,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这里面很大成分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很多益阳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都认为:益阳缺乏成熟的旅游资源和载体,益阳的经济落后,没有资金开发旅游产品。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差,我们是身在宝山不识宝,殊不知景点是建设出来的,品牌是打造出来的。没有决心何来成果?没有投入何来产出?没有高起点的科学规划,何来高档次的旅游品牌?我们既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也不能遍地开花、盲目建设。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岳阳、常德和湘西的经验,他们都是凭借着历史留下的足迹,在古代遗址上完全重新创造出了岳阳楼、君山、桃花源、南方长城、凤凰古城,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我们益阳为什么就不能创造一个桃花江、浮邱山、洞庭湖和蚩尤故里呢?

说到洞庭湖,外地人可能只知道岳阳楼、君山,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赤山岛,这里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偕西施隐居的地方,有范蠡庙,西施墓,还有南宋杨幺起义的水寨。还有,三十年代唱遍东南亚的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造就了益阳的美女文化,且早已名扬四海。还有桃江的浮邱山,因为南北朝道士浮邱子在此修炼并得道成仙而成名,又因为是道教北方真武祖师的道场而成为中国道教名山。还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蚩尤和梅山文化发祥地的蚩尤故里。这些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资源,难道不是我们益阳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柱吗?我们同样有条件,也完全可以把桃花江、浮邱山、蚩尤故里、南洞庭湖湿地公园打造成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统一思想,举全市之力,就完全可以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把益阳建设成湖南省的旅游大市。 因此,本人认为益阳的旅游规划应该突出做好洞庭湖、桃花江、浮邱山、蚩尤故里四篇大文章。要围绕“特色”下工夫,扩大“概念”效应,增强“名牌”意识,挖掘“文化”底蕴,推进“实景”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由点到线,由线到片,集中建设好四个重点景区:

一、益阳景区:

会龙山是我市重要的佛教圣地,应进一步完善佛教主题公园建设;同时应该重点规划建设大码头水运文化历史街区或恢复益阳古城(包括维修和保护石码头古建筑群、东门口古建筑群、建设桥北沿江仿古一条街、恢

复完善古城墙、关羽单刀赴会等三国遗址)、修建兔子山遗址公园和秦代益阳古城;重建胡林翼和肖山令故居;结合江南古城和鱼形山水库的建设,开发四方山691电台(原马来西亚共产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维修和扩建龙洲书院;开发和建设碧云峰、寨子仑、北峰山。 二、桃花江景区:

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桃花江和浮邱山。建议在桃花江水库修建桃花寨,将“桃花湖”恢复为“桃花江”品牌名称,作为桃花江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并在水库大坝以下约1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筑浅水坝,疏通已经淤积的桃花江,两岸广种桃树,修建亭台楼阁,供游人泛舟欣赏桃花美人,发展美女经济。建设浮邱山道教文化旅游区,恢复浮邱山中国道教名山(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亲笔题写的)的历史地位,将桃花江和浮邱山打造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快周边桃花江竹海、罗溪瀑布、凤凰山、羞山、鸣石滩、张子清故居、夏思痛墓、夏楚中故居的建设。 三、洞庭湖景区:

全力打造南洞庭湖湿地公园,重点开发赤山岛,恢复和重建西施故居,范蠡庙,西施墓,洞庭阁,杨幺水寨,开发岛上其他旅游项目;开发莲花坳渔村,体验渔民水上生活;开发漉湖水上观光游览项目(注意防疫血吸虫)。将南洞庭湖湿地公园形成一个整体,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建设沅江市(或大通湖)十万亩荷花观赏基地和南县十万亩油菜花观赏基地。

四、安化景区:

以蚩尤故里为核心景区,重点打造和建设“梅山文化圈”:包括安化南片的蚩尤故里、梅城(孔庙、宝塔、风雨桥、刘家大院)、梅山文化园、扶王山万亩野生杜鹃花自然风景区,形成一条相对集中且颇具观赏价值的风景线。维修、恢复、保护和开发千年古镇唐家观,并将周边的杨林、半月桥、朱溪口古文化遗址连成一片。据省政府参事室专家考证:唐家观是资江流域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古商业街和古建筑群,目前已被列入中国传统自然村落,应该将唐家观迅速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和完善陶澍故里景点建设,开发和建设扶王山万亩野生杜鹃花观赏基地,建设柘溪风景区和鹿步溪国家森林公园。

(益阳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李健)

盐津县旅游发展之我见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能够带动农、工、商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一、盐津县旅游资源状况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川滇交通枢纽,距宜宾市、昭通市140公里左右,距昆明市、成都市、重庆市500多公里左右,内昆铁路、水麻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成为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清时期便已发展成为滇东北与川西南结合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和物资枢纽。

盐津县文化底蕴厚重,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与滇中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五尺道”文化,也演绎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饮食文化习惯。盐津县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袁滋题记摩崖、豆沙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尺道、僰人悬棺、石门关、古今五道并行交通奇观、西汉墓群、宋阿杓王墓、清代观音阁牌楼、三官塔、战场遗址、天主教堂、真武山寺庙、文家牌坊、莲花洞溶洞群、白岩洞、朝天马、罗汉坝、大堡鼎、天生桥、喊泉、活石头等。盐津县还是中国的桢楠之乡,云南有名的中药材基地,保留有朝天马、罗汉坝、大堡鼎、白老林等大片原始森林10余万亩,植被覆盖率达53.7%,森林覆盖率达到47.3%。 二、盐津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盐津县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战略决策的机遇,着力把盐津打造成为昆水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文化旅游名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相继把发展旅游产业纳入了全县“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成立了盐津县旅游业协会,着力抓基础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先后编制完成了一系列旅游规划布局,出台了鼓励和发展旅游的多项措施,提出“山川为载体、文化为灵魂、道路为主线、古镇为重点、豆沙为龙头”的开发理念,重点打造沿昆水公路“新农村文化旅游长廊”,确定了“一核心二长廊五片区”的旅游发展布局,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支持农业庄园发展,旅游龙头豆沙古镇深度开发快速推进,同时还开工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2014年盐津县接待游客2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当前,盐津县旅游业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旅游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基础配套设施有待改善,接待能力不强;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企业仍需进一步整合,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客源仍以中低端旅游市场为主,渠道并未完全打开,急需开通周边市场;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等,这些都阻碍了盐津县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亟需解决。 三、对盐津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发展源动力

增加投入,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接待服务条件,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实现硬件设施与旅游配套功能一体化。加强完善景区景点配套建设,如通讯、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安全救护、购物市场等设施,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各类住宿、娱乐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抓紧建设、改造和完善干线公路和景区景点公路,进一步改善景区景点交通条件,构筑短期旅游圈,实现景区景点的交通对接,联点成线,联线成片,联片成群,形成整体景观,发挥景点的整体效益。

做好社会治安秩序整治,着力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形成便利的道路交通网,提高旅游接待规模。加快城区形象改造提升,发展水田新区,提质改造老城区,争创文明县城、卫生县城,打造宜居盐津山水盐津健康盐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农村综合环境秩序整治,加快完善集镇规划与建设,打造宜居旅游新农村、新城镇。

(二)改革开发和投资机制体制,形成整体合力

分级开发,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面规划和整合县乡两级旅游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以点连线,以线连片,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将旅游发展加入年终考核中,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切实搞好服务工作。政府要协调好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宣传引导和服务工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和鼓励企业广泛参与进来;要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

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改变以政府为主的投资旅游开发单一模式,引导各类民间资本投入,实现投资多元化。组建旅游投融资股份公司,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具体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商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点、景区的建设。加强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