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育学笔记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ef188528ea81c758f578b9

8.1.2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讲述: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讲解: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和言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论证的过程。 法。 讲演:教师向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和概括科学的结论的过程。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包括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谈话法:问答法,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话、总结性谈话。 方法。 基本要求 1、教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善于提问 3、善于启发诱导 4、做好归纳小结。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2、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 引导。 知识的方法。 3、做好讨论小结。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题。 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2、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参考书、自学教材。 书习惯的方法。 3、加强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2、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法: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 3、讲究演示的方法。 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1、事先做好参观准备工作 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 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形象、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参观。 直观、真实) 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3、做好参观总结工作。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按能力不同方面分: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实际操作练习。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按进程分:模仿性练习、独立习的原理和方法。 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方法。 按练习内容分:心智技能练习、3、严格要求。 动作技能练习、文明行为习惯练习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2、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做法提高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 学生进行实验的自觉性 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3、加强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4、做好实验小结。 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1、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2、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3、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发现教学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 探究教学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景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问题教学

6.1.4课程基本类型 定义 特点 优点 1.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 2.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 3.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局限性 1.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 2.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3.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赫尔巴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斯宾塞:提倡学习使用的科学知识 美国杜威:主张以活动为中心。“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 学科课程 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1.分科设置 2.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系出发,整体安排他们的在联系。 3.强调教师的系统讲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授。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也称广域课程,大范围课程 核心课程 潜在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隐性课程, 从学生修习的角度来看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 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1.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 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的割裂。 2.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 3.有利于学生综合的整体的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实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 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增强学科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兴趣 不可控性 杜威:附带学习 ,克伯屈:副学习,附学习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

8.2班级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贝尔——兰喀斯特制 “导生制” 3.道尔顿制 代表人物、定义 1.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确定基本轮廓 贝尔,兰喀斯特 具体做法 耳提面命、手把手、一对一 特点 难于系统化、集中化,速度慢效率低。 1.2赫尔巴特:基本定型,明了、联想、系统、1.3凯洛夫:完整体系 方法 清代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 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再由他们中的佼教学质量一般很低 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业、有学生自学独立作业,有疑难请教师辅导。 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一部分:个别教学(自学), 一部分:团体活动 1.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应用各种诊断法检验学生每单元学习情况 3.通过自学及诊断测验,方可学习下一单元 4.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 优点: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问题:1.很难科学的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3.副作用大,快班骄傲,慢班气馁。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研究的能力,有利学生获得多种渠道的信息。 近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柏克赫斯特 4.文纳特卡制 华虚朋 1分组教学 19末20初。 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小组进行教学。 “灵活课程表”;20分钟为课时单位 内部分组: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按能力成绩分组。 外部分组:彻底打破年龄编组,按能力成绩分组。 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2特朗普制 大班课40%、小班课20%、个人独立研究40% 3小队教学 “协同教学” 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结构,分工协作,承它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利用教师的人才资源的优化担不同角色和任务,公共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组合方式。 行班。 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式的主要特征,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 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 作用的效果,总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5.分配较色,分享领导 4合作学习

9.5.2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著作 19末20初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道德教育论》 主要内容 1.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 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特殊的作用。德性由纪律精神、牺牲精神、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 道德内化:从“纪律”到“自主” 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道德价值论: 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社会利益为标准 2.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促进儿童道德生长 3.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勇于负责、与人合作、新个人主义。 重视宗教教育, 4.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1.关于模仿学习:班杜拉,麦克唐纳 榜样影响作用高于赞扬强化作用。 2.关于抗拒诱惑:沃尔斯特 奖励或指责的榜样具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 3.关于言行一致:米切尔 成人和同伴言行不一的榜样对儿童不良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前世俗水平:1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2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世俗水平:3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世俗水平:5阶段:民主的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 6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 1.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2.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的进行道德教育 3.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巨大刺激作用 4.倡导“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 涂尔干的德育思想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教育中的道德原理》 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 班杜拉 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两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