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鉴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黄河大合唱》鉴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f55f8702d276a200292ec9

又富于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正是体现出了这一原则,从主题性与形象性出发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苦难与民族力量,几十年来都震撼着中华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1.孙继南主编:《中外名曲欣赏》,山东教育出版社,第236页。

2.蒋菁、管建华、钱茸主编:《中华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页。

3.戚廷贵:《艺术美与欣赏》,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76页。《音乐教育与创作》,2006年第9期,第55页。

4.何 平; 关于《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04期; 8-16 5.周广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分析[J]; 人民音乐; 1998年08期; 3-6 6.苏 夏; 《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J]; 人民音乐; 1998年09期; 6-10

7.周广平; 从“普遍的音乐”看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5年Z2期; 12-15 8.梁荣超; 新版唱片《黄河大合唱》听后感[J]; 人民音乐; 1995年12期; 30-31

9.郑夏冰; 音符间迸发出的民族情感——冼星海及其《黄河大合唱》[J]; 福建艺术; 2003年02期; 24-25 10.王登绒; 《黄河大合唱》艺术创新新探[J]; 洛阳大学学报; 2004年03期; 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