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原》自编练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统原》自编练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faa5b92f60ddccdb38a043

静态分析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出勤率 B、合格率 C、人均产粮 D、工人人数

3、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4.某单位十月职工的出勤率为95%,这个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5、某厂2002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3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

A、15.5% B、5.5% C、115.5% D、5% 6、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7、将对比基数定为1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

A、成数 B、倍数 C、百分数 D、千分数

8、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97.9% B、140% C、104.5% D、4.5%

9、2003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10.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1、某地2005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4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正指标是( )。

A、4个/千人 B、0.25千人/个 C、0.25个/千人 D、4 千人/个

12、若数列中,各个标志值扩大为原来的2倍,各组次数都减小为原来的1/2,则算术平均数( )。

A、增加到原来的1/2 B、稳定不变 C、减少到原来的1/2 D、扩大为原来的2倍 1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8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14.某厂某种产品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2% B、6% C、3% D、无法计算 15.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是等于( )。

A.各变量之和的平均数 B.零 C.最大值 D.最小值

16、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不受权数的影响 D、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

17、某部门生产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及废品数资料如下:

产品批号 废品数(件) 废品率(%) 第一批 20 4 第二批 50 5 第三批 30 2 则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为( )。 A、3.67% B、3.33% C、5% D、5.33% 18、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19.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无法判断 20.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志变异系数 21、受极端变量值影响较小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2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意义不同 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 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23、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A、实物单位 B、劳动时间单位 C、价值单位 D、百分数和千分数 E、倍数、系数 2、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3、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相对换的有( )。

9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职工出勤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密度 D、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E、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民收入 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5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6000万吨 D、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E、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6、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7、平均指标是( )。

A、抽象的数值 B、抽象了数量差异 C、一个代表值 D、集中趋势 E、一般水平

8、不同总体的标准差不能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

A、平均数不一致 B、标准差不一致 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9、对不同单位进行比较时,为避免规模、范围大小的影响,应最好采用( )指标比较。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质量指标 E、数量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商品的销售额 C、职工人数 D、商品的库存额 E、生猪存栏数

11、1992年末我国城镇储蓄余额为8678亿元,该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数量指标 E、综合指标 12、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

A、成数 B、无名数 C、百分数 D、复名数 E、千分数

1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 某年人均消费额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E.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14、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某市人均住房面积 B.每平方公里所住的人口数 C.某产品的平均等级 D.某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E.某企业的各车间的平均产品合格率

15、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

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 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10

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三、判断题

1、总量指标都是有计量单位的。 2、同一总量指标按其研究目的不同,既可能是时点指标,也可能是时期指标。 3、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比例相对数。 5.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

3%,则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为101.04%。 6、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都是反映现象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相对指

标,因此,说明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略有差异而已。 7.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4元/件,实际单位成本5元/件,则该产

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了。 8、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标志的倒数计算的,所以其计算结果等于平均数的倒数。 9、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数。 10.算术平均数大小,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11、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存在着正比关系。 12、已知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0元和72元,则甲企业职工

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比乙企业大。 13.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14、一个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5、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6、结构相对数是组成现象的各部分以其中一个部分作为比较基础的比值。 17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方差和平均差就实质而言属于总量指标。 20、中位数和众数数值的大小与分配数列的极端值无关。 四、计算题

1、某企业2006年产值超计划完成8%,比上年增长12%,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

又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230元的水平上降低15元,实际上比上年降低了8%,试计算甲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