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入门到精通 - PID自动调节纵横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由入门到精通 - PID自动调节纵横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1ff5dd276a20029bd642d7b

图4:纯微分作用的阶跃反应曲线

都说微分作用能够超前调节。可是微分作用到底是怎样超前调节的?一些人会忽略这个问题。合理搭配微分增益和微分时间,会起到让你起初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例积分微分三个作用各有各的特点。这个必须要区分清楚。温习一下:

比例作用:输出与输入曲线相似。

积分作用:只要输入有偏差输出就变化。

微分作用:输入有抖动输出才变化,且会猛变化。

2-5比例积分作用的特征曲线分析

彻底搞清楚PID的特征曲线分析后,我们再把PID组合起来进行分析。大家作了这么久的枯燥分析,越来越接近实质性的分析了。

比例积分作用,就是在被调量波动的时候,纯比例和纯积分作用的叠加,简单的叠加。

普通的维护工程师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难以区分波动曲线中,哪些因素是比例作用造成的,哪些因素是积分作用造成的。要练就辨别的功夫,咱还是要费些枯燥的时间,辨认些图吧。友情提示:这么枯燥的看图说话,可能是最后第二个了。胜利在望啊朋友们。

如图5,定值有阶跃扰动时,比例作用使输出曲线Tout同时有一个阶跃扰动,同时积分作用使Tout开始继续增大。

t2时刻后,被调量响应Tout开始增大。此时比例作用因△e减小而使Tout开始降低(如图中点划线Tout(δ)所示);但是前文说了积分作用与△e的趋势无关,与△e的正负有关,积分作用因△e还在负向,故继续使Tout增大,只是速率有所减缓。比例作用和积分作用的叠加,决定了Tout的实际走向,如图Tout(δi)所示。

只要比例作用不是无穷大,或是积分作用不为零,从t2时刻开始,总要有一段时间是积分作用强于比例作用,使得Tout继续升高。然后持平(t3时刻),然后降低。

在被调量升到顶峰的t5时刻,同理,比例作用使Tout也达到顶点(负向),而积分作用使得最终Tout的顶点向后延时(t6时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判断t6时刻的先后,或者说t6距离t5的时间,是判断积分作用强弱的标准。

一般来说,积分作用往往被初学者过度重视。因为积分作用造成的超调往往被误读为比例作用的不当。

而对于一个很有经验的整定高手来说,在一些特殊情况况下,积分作用往往又被过度漠视。因为按照常理,有经验的人往往充分理解积分作用对静态偏差的作用,可是对于积分作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运用,却反而不容易变通。

以前看史书,毛泽东曾指着邓小平对一个苏联人说:瞧见那个小个子了没有?这个人很了不起,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瞧见没有,最高明的政治家们都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咱们搞自动的,实际上也离不开原则性和灵活性啊。

当然了,对于一般的初学者,还不到感悟灵活性的时候。初学者只有老老实实先把原则掌握再说。灵活性是建立在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就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没有原则的灵活是什么?老滑头。

什么时候才可以灵活?等你能够彻底解读调节曲线,并能够迅速判断参数大小的时候,才可以稍微尝试了解灵活性。千万不要耍滑头哦。 2-6 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特征曲线分析

增加微分功能后,调节曲线更复杂点,也更难理解点。如果我们把这一节真正掌握后,参数整定问题也就不算大了。如下图所示:

图6:比例积分微分作用下的调节曲线示意图

如图6所示,当设定值有个阶跃后(T1时刻),因为设定值属于直线上升,此时上升速率接近于无穷大,所以理论上讲,调节器输出应该波动无穷大,也就是直接让输出为100%或者0%。可是,调节器的速率计算是每一时刻的变化量除以扫描周期,所以当一个小的阶跃到来的时候,调节器输出不一定达到最大。总之,阶跃量使得输出急剧波动。

所以,当系统存在微分增益的时候,如果我们要修改或者检查被微分处理的信号,就要小心了,最好是退出自动。

当微分增益发挥作用后,随之微分使得输出回归,回归时间与微分时间有关系。

微分时间使得输出一直下降,本该回复到初始值。可是在T1时刻,比例发挥作用,使得输出恢复到比例输出的基础;积分发挥作用,使得在比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增加量与积分

时间有关。所以,T2时刻输出是个拐点,开始回升。

T3时刻,当输出的调节使得被调量发生改变的时候,比例使得输出随之下降;积分使得输出上升速率开始降低,但仍旧上升;微分使得输出下降。T3时刻开始,微分增益发挥作用后,微分时间本来需要输出回归,输出减小,可是因为被调量在不断的下降,所以微分增益的作用始终存在,输出继续下降。

T4时刻,比例作用盖过积分,比例积分开始回调。

T5时刻,积分作用为0,被调量越过零后,开始出现正偏差,积分也会向正向发挥作用,所以比例积分微分作用曲线更陡了。

T6时刻是个关键的时刻。因为如果没有微分作用,这个时刻就不是关键点。此时被调量的变化开始变缓慢,微分时间使得系统回调收缩。微分时间越短,T6时刻越靠前,足够短的时候,会发生很多毛刺。毛刺增加了执行机构的动作次数,增加了不必要的调节浪费,对系统调节有害。下图是微分时间过短造成的调节毛刺:

图7:微分时间过短造成输出波形有毛刺

T8时刻,被普遍认为是微分的超前调节发挥作用的时刻。此时被调量刚开始回调,而微分作用使得输出“提前”调节了一些。

对于微分的超前调节作用,个人认为,T6和T8时刻,同样值得关注。

还需要说明的是,毛刺的产生不仅仅与微分时间有关,还与微分增益有关。他们是两个相关联的两个参数。当微分增益增大的时候,要消除毛刺,就要相应提高微分时间,反之减小。

可是如果为了消除毛刺而过分增大微分时间,就影响了T6时刻所带来的超前调节作用,超前调节作用就受到影响。合理搭配参数才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同样的道理,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的大小也是相对的。比如说在比例带为80的时候,积分时间为120也许会感觉比较正常。可是当你把比例带调为200的时候,积分作用如果还不变化,那么积分就会对调节带来副作用,系统就可能不能稳定。这时候就需要你把积分时间也要增大。

我们在整定系统的时候,要有这么一个观念: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的大小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切不可以为我发现一个参数比较合适,就把这个参数固定死,不管别的参数怎么变化,永远不动前面固定的参数。这样的整定是机械的整定,要不得的。我们要在多个参数之间反复权衡,既要把握原则性,又要学会灵活性。哦,又回到了上一节的话题。

2-7 整定参数的几个原则

大家看过百家讲坛里面王广雄教授讲自动调节系统么?我没有看过,很遗憾。不过我听别人说王教授这么说自动调节系统:她里面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辉。这个光辉我也经常感觉得到。并且我觉得,似乎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自动调节系统,你永远不能确定哪个参数是最好的。只要你愿意下功夫去整定,似乎总有更适合的参数等着你。而等到一个系统遇到了很复杂的大干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总想修改已经极其膨胀了的控制策略,效果虽有好转,可总是难以适应各种工况,参数愈来愈多,整定愈来愈复杂。可是等到你某一天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新鲜思路的时候,你激动得恨不得马上从床上爬下来要去应用,第二天你发现既不需要修改控制策略,应用效果又出奇的好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艺术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就是自动调节系统的魅力。它需要你在各个问题、各个参数之间反复权衡,在灵活性和原则性之间思想游走,在全面和孤立之间合并分解。

机械与权衡的变通、灵活性和原则性的关系前面已经说过了。下面还要说说全面和孤立的关系。对于一个复杂调节系统,既要全面看待一个系统,又要学会孤立看待一个系统。原则与灵活,全面与孤立,都是个辩证的问题。

其实谁都知道要全面看待问题这个说法。要全面了解整个调节系统,要对工艺流程、测量回路、数据处理DCS或者PLC、控制调节过程、PID各个参数、操作器、伺服放大器、执行器、位置反馈、阀门线形等各个环节都要了解,出了问题才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

可是孤立分析问题这个提法,是不似有点新鲜?怎样才算孤立看待问题?

我们首先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化有利于思路清晰。那么怎样孤立简化呢?

1、 把串级调节系统孤立成两个单回路。把主、副调隔离开来,先整定一个回路,再全面考虑;

2、 至于先整定内回路还是先整定外回路,因系统而异。一般来说,对于调节周期长的系统可以先整定内回路。我们还可以手动调整系统稳定后,投入自动,先整定内回路;

3、 把相互耦合的系统解耦为几个独立的系统,在稳态下,进行参数判断。让各个系统之间互不干扰,然后再考虑耦合;

4、 把P、I、D隔离开来。先去掉积分、微分作用,让系统变为纯比例调节方式。然后再考虑积分,然后再考虑微分。

在学习观察曲线的时候,要学会把问题简单化,孤立看待系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既能够全面看待问题,也能够孤立逐个分析。咱们下面讨论如何整定参数的时候,也是先要把参数孤立起来看待的。

以前曾经有一个化工的朋友说:自动调节系统哪有这么复杂?无非是一个PID,对其参数进行整定一番就可以了。我对他说:很不幸,你工作在一个简单调节系统的环境下,你没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