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阅读 15篇 六(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阅读 15篇 六(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5ae8a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4

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阅读 15篇 六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

A.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B.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C.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D.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

(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需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B.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野利旺荣的书信是投诚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第 1 页 共 28 页

译文: .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

译文: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诸将效首虏 效:献出 B.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购买

C.未至井陉口三十里, 止舍止舍:止军宿营 D.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树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韩信使人间视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B.置之亡地而后存沛公则置车骑 C.信乃解其缚 信乃使万人先行 D.宁尚可得而用之乎用心一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B.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C.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D.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译文: . (2)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文: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进讨京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臣等获侍清光,亲奉睿旨,不胜..

第 2 页 共 28 页

欣抃,然亦有惓惓之愚,不敢隐默者。窃见传闻之言,多谓虏兵困于西北,不复能保京东,加之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劳而取。若审如此说,则吊伐之兵,本不在众,偏师出境,百城自下,不世之功,何患不成。万一未至尽如所传,虏人尚敢旅拒,遗民未能自拔,则我师虽众,功亦难必。而宿师于外,守备先虚,我犹知出兵京东以牵制川陕,彼独不知侵犯两淮、荆、襄以牵制京东耶?为今之计,莫若戒敕宣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十分之九固守江淮,控扼要害,为不可动之计;以十分之一,遴选骁勇有纪律之将,使之更出迭入,以奇制胜。俟徐、郓、宋、亳等处抚定之后,两淮受敌处少,然后渐次那大兵前进。如此,则进有辟国拓土之功,退无劳师失备之患,实天下至计也。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此臣所以夙夜忧惧,寝不能瞑,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且富家巨室,未尝不欲利也,然其徒欲贾于远者率不肯以多赀付之,.其意以为山行海宿,要不可保,若倾囊而付一人,或一有得失,悔其可及哉!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留神察焉。臣等误蒙圣慈,待罪枢管,攻守大计,实任其责。伏惟陛下照其愚忠。臣等不胜幸甚,取进止。

(选自陆游《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等恭睹陛下特发英断 发:启发 .B.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 谋:计谋 .C.实天下至计也 至:极,最 .D.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 陈:陈述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

B.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

C.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

D.盖京东去虏巢万里/彼虽不能守/未害其疆/两淮近在畿甸/一城被寇/尺地陷没/则朝廷之忧/复如去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欲抑先扬之法,先说皇帝“进讨京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的英明,再回转笔锋,指出其不足之处。

B.文章建议皇帝以重兵镇守江淮,派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敌人,以弥补“进讨京东,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的不足。

C.文章先分析“进讨京东”之谋的不足,再分析“固守江淮”之策的优势,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优劣高下了然分明。

D.文章论述“富家巨室,未尝不欲利”“然其徒欲贾于远者率不肯以多赀付之”的原因,以类比之法告诫皇帝,不可贸然用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加之苛虐相承,民不堪命,王师若至,可不劳而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若戒敕宣抚司以大兵及舟师十分之九固守江淮,控扼要害,为不可动之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武王使人候①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末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

第 3 页 共 28 页

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②;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

(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注】①候:侦查,刺探。 ②戮:暴乱。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不敢诽怨 诽:指出过失。 B.武王疾行不辍 疾:快,急速。 C.是令胶鬲不信也 信:相信 D.夫审天者 审:观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反报曰:“其乱加矣!” 其皆出于此乎

B.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禹之裸国 鹏之徙于南冥也

D.故因则功,专则拙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B.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C.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D.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直到知道殷商百姓敢怒不敢言时,才决定对殷商用兵。

B.在殷商邪恶当权、贤德出逃,行军计划被胶鬲获知而使殷商有准备的情况下,周武王不战而胜商纣,根本在于善于顺应人心。

C.武王进入殷都后拜见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赴约时却没有见到那个人。周公旦巧妙的猜度解释,消除了武王的疑惑。

D.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就会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前,那些即使国土广大、人民众多的统治者,也会被打败。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译文: .

第 4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