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入门试题与答案-与高鸿业配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微观经济学入门试题与答案-与高鸿业配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7e3a4f767f5acfa1c7cd6c

成本(利息)比向银行贷款支付的成本(利息)还多,因此说,他的选择无道理。 2.(略) 3.(略)

4.答: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入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此,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高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七、计算题1、(略);2、AVCmin=6;3、(略);4、(略)。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2.(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或行业内厂商数量的调整),(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4.(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5.(MR=MC)。6.(4)。7.(等于)。 三、单项选择题 1.(B)。2.(B)。3.(C)。4.(C)。5.(A)。6.(C)。7.(B)。8.(D)。9.(A)10.(A)。 11.(B)。12.(B)。13.(C)。14.(B)。15.(A)。 四、多项选择题

1.(BCD)。2.(ABCD)。3.(ABD)。4.(ABCD)。5.(BCD)。6.(BC)。7.(AD)。 五、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 六、简答题

1. 答:(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市场中的每一个卖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2.(略)。

45

3.(略)。 4.(略)。 七、计算题

1. (1)P=5;Q=4000; (2).P=9;Q=8200;(3).市场需求增加,长期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上升。

2. (1)。P=6;Q=3900; (2).是,n=78; (3).P=6;Q=5600; (4).是,112个;(5).成本不变行业。(6).34个。

3.解:P=AR=MR,∴AR=10美元,Q=TR÷AR=5000÷10=500;FC=(AC-AVC)·Q=(8

-5)×500=1500。

4.①.P=125;②.n=60;③.n=58。

5.①.QS=500P-500; ②.P=5; ③.Q=1800,P=5.5。

6. ①.进口为4000。②.n=100家 7.增长率为5.26%。

8. ①.P=3.5;N=565; ②.P=4;N=700。

9. 解:P=MR=MC,当P=13时,MC=13,Q=3; P=14时,MC=14,Q=4;P=15

时,MC=15,Q=5;P=16时,MC=16,Q=6;P=17时,MC=17,Q=7。 10.解:P=MR=SMC,当P=18元时,SMC=18,Q=7000,SAC=14,AVC=10, π=P·Q-SAC·Q=18×7000-14×7000=28000(元) R=π+FC=28000+(14-10)×7000=56000(元)

同理,P=13时,π=0,R=30000;P=9时,π=-25000,R=15000;P=5时,π=-48000,R=0。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4.8)。 2.(垄断)、(寡头)(垄断竞争)。 3.(同)(反)。 4.(生产集团)。 5.(下)(上)(供求相等)(大于)。 6.(实际产量)(理想产量)。 7.(纯粹寡头)差别寡头)。 8.(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三、单项选择题 1.(A)2.(C)。3.(C)4. (C)。 5.(B) 6.(B)。7.(B)。8.(A)。 四、多项选择题

1.(ACD)。2.(BCD)。3.(CD)。4.(BC) 5.(BD)。 6.(ABD)。 五、判断题

46

1.(?)2.(?)3. (?)4.(?)5.(?)6.(?)7.(?)8.(?) 9.(?)10.(?)11.(?)12.(?)13.(?)14.(?)15.(?)16.(?) 17.(?)18.(?)19.(?)20. (?)21.(?) 六、简答题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答:因为,只要MR>SMC,垄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随着产量的增加,如图所示,MR会下降,而S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渐缩小,最后达到MR=S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而MR

7.答:① 是斯威齐模型。

②因为厂商认为,价格下降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降价不能带来好处。

而提价时需求又富有弹性,因此提价也不能带来好处。只有在A点对应的价格水平下,厂商的收益最大。

③因为此时厂商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如图),因此七、计算题

1.P=85;Q=20。

2.①.Q=47;P=53。②.Q=46.7;P=48.45。 3. Q=10,P=130,π=590。 4.A=900;Q=15;P=175。 八、论述题。

(图略) 说明:见上图,厂商最初处于A点,为取得利润最大化,依据MR1=MC,该垄断竞争厂商决定将生产由A点沿着d1需求曲线调整到B点,即将价格降低为P1,产量增加至Q1。由于生产集团中每个厂商都将价格降至P1,使整个市场价格降至P1时,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只是Q2,而不是Q1。相应的,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都由d1沿着D曲线移至d2的位置。所以,首次降价的结果是使代表性厂商的经营位置由A沿D移至C点。

47

价格具有刚性,所以,成本变化,厂商不愿意改变商品的价格。

在C点,厂商没有取得利润最大化。为取得利润最大化,依据MR2=MC,厂商又会再一次降价。与第一次完全相同,厂商会沿着D曲线由C运动到G点。以此类 推,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会再次降价,直至达到厂商所追求的MR=MC的均衡条件为止。见下图,厂商连续降价的结果,将使得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H上的产量和价格,恰好是MR=MC时均衡点决定的产量Q0和价格P0。 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条件为:MR=SMC。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 (土地)、(资本)、(劳动) (企业家才能)。 2.(共同性)。3.(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 (产品价格)。 4.(右上方)。5.(左下方)。 6.(高于)(低于)(完全重合)。 7.(VMP=W或MP?P=W)。 三、单项选择题 1.(D)。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BCD)。 4.(ABCD) 五、判断题

1.(?)2.(?)3.(?)4.(?)5.(?)6.(?) 六、计算题

1.L=60。 2.L=8。

3.①.MPL=100; MPK=25; ②.w=100; ③.L=6.25×108/w2或w=25000L-1/2。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题

1.(人类或劳动者)。2.(地租)(利息)(工资)。3.(不平等面积)(完全不平等面积) (贫富差距)。4.(8)。 5.(生产者)(消费者)。 6.(要素供给)(保留自用)。 7.(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 8.(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消费者效用函数)的特点。 9.(闲暇)(劳动供给)。 10.(向后弯曲)。 11.(闲暇)(闲暇)。 12.(下降) (上升)(向后弯曲)。 13.(土地只有一种用途)。 14.(地租)。15.(上升)(下降)。 16.(土地的稀少)。 17.(土地需求曲线的右移)。 18.(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产品价格)。19.(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 20.(固定总成本)。 21.(越大)。 22.(要素收入)。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