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管理会计习题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28173f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生产安排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等造成的损失,应由( )负责。 A.财务部门 B.劳动部门 C.生产部门 D.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指单位( )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差异。 A.实际人工工时 B.定额人工工时 C.预算人工工时 D.正常人工工时 3.计算数量差异要以( )为基础。

A.标准价格 B.实际价格 C.标准成本 D.实际成本

4.递延法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 )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A.定额成本 B.标准成本 C.实际成本 D.计划成本 5.递延法下,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 )。 A.标准成本 B.定额成本 C.实际成本 D.计划成本 6.材料价格差异通常应由( )负责。

A.财务部门 B.生产部门 C.人事部门 D.采购部门

7.理想标准成本是在( )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 A.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 B.最佳工作状态下

C.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下 D.平均先进的生产条件下

8.直接处理法下,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 )。

A.实际成本 B.标准成本 C.预算成本 D.计划成本 9.为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 )。

A.标准工时 B.定额工时 C.预算工时 D.实际工时

10.已知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当月相关数据如下:实际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9800元,实际工时为5000小时,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为5600小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总差异为( )。

A.超支200元 B.节约1200元 C.节约1400元 D.超支400元 11.利用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为( )。

A.利用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B.利用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C.利用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D.利用实际制造费用减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12.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

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13.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14.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 )。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25

15.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 )。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盘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以上任何两种差异 16.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 A.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 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17.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 A.耗费差异 B.效率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 D.能量差异 18.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元。 A.360000 B.320000 C.200000 D. -160000 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20.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21.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22.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23.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24.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3元/千克,数量标准5元/件,B材料价格标准4元/千克,数量标准10元/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25.某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工时消耗4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6元。本月生产产品300件,实际使用工时15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2000元。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元。

A.1800 B.1650 C.1440 D.1760 26.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 A.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 B.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本期差异全部可以由本期损益负担

C.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D.不同的处理方式下本期差异可以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27.在将标准成本纳入账簿体系时,以下标准成本账务处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差异可以不必纳入账簿体系

B.在将成本差异纳入账簿体系时,要按成本差异的类别设置一系列的差异账户

C.成本差异纳入账簿体系时,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时,必须使用结转本期损益法 D.差异处理的方法应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26

28.成本差异期末结转采用直接处理法时,本月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 )。 A.月末存货成本 B.本月损益 C.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 D.生产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 )。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2.以下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根据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与效率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C.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E.根据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与效率差异 3.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素有( )。

A.效率差异 B.耗用差异 C.用量差异 D.价格差异 E.时间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 )。

A.效率差异 B.耗用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 D.价格差异 E.数量差异

5.产生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可能会有( )。

A.进料数量未按经济定货量办理 B.购入低价材料 C.折扣期内延期付款,未获优惠 D.增加运输途中耗费 E.发生退货

6.制造费用的工时标准,通常可采用( )。

A.直接人工工时 B.定额工时 C.机器工时 D.标准工时 E.计划工时

7.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 )。

A.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 B.生产工艺过程 C.原材料的质量 D.设备的状况 E.资金状况

8.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的( )。

A.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 B.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 C.平均生产能力 D.最高生产能力 E.平均技术水平

9.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可以分为( )。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B.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C.价格差异 D.数量差异 E.制造费用差异 10.影响材料用量差异的因素有( )。

A.材料的质量 B.采购批量 C.生产工人技术熟练程度 D.生产设备状况 E.供应商选择

11.造成差异的原因中,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

A.材料质量 B.生产安排不当 C.生产工人技术素质低 D.调度失误 E.材料价格

27

12.造成差异的原因中,应由采购部门负责的有( )。

A.材料质量 B.材料价格 C.生产设备状况 D.供应商选择 E.生产工艺

13.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包括( )。

A.材料质量 B.材料价格 C.生产设备状况 D.供应商选择 E.生产工艺

14.为了分别核算不同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应设置以下账户。( ) A.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数量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价格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5.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形成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原因经常有( )。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 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

C.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用料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E.供应厂家材料价格增加,迫使降低材料用量

16.影响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原因有( )。

A.工人劳动情绪不佳 B.作业计划安排不当 C.加班或使用临时工 D.出勤率变化 E.设备故障较多

17.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 )向不利方面扩大。

A.直接材料成本的用量差异 B.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E.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8.下列各项中,能够导致出现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有( )。 A.材料质量差,废料过多 B.材料采购计划编制不准确

C.材料调拨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变动 D.因临时紧急进货,使买价和运输费上升 E.机器设备效率增减,使材料耗用量发生变化

三、计算题

1.某公司制造A产品需用甲、乙两种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分别为5元和10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单耗分别为30公斤和20公斤;本期生产A产品400件,实际耗用甲材料11000公斤、乙材料9000公斤。甲、乙两种材料的实际单价分别为4.5元、11元。

要求:对直接材料进行成本差异计算。

2.某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只需要一个工种加工,实际耗用5000工时,实际工资总额9000元;标准工资率为2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为12工时。

要求:对直接人工进行差异计算。

3.某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人工工时5000工时,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2000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12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4.2元/工时。本期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为42000元,预算工时为5600工时,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45000元。

要求:对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进行差异计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