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4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学案) 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4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学案) 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0abbca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6

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思维呈现]

1.本题题干指向较为明确,要求分析 与 对琵琶演奏 的差异。 答案:上片 下片 描写角度 2.根据上片中的“旧谱”“新声”“天然律吕”等和下片中的“洗耳”听、“似醉还醒”等

可知,本词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侧重 描写,而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侧重 描写。

答案:正面 侧面 [整合答案]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答案:特点:雨大,及时。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

- 17 -

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二)观察角度(远近、俯仰、高低……)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②头。 隔岭篇章③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④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⑤。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唐诗贯珠》评价本诗“庸肤剥尽”,请指出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并简要赏析。 [思维呈现]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答题关键词“庸肤剥尽”“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点”,赏析诗句,从 、 、 几个角度入手,注意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手法 意象 情感

2.颈联选取的意象很有特点: ,富有意蕴,而又境界开阔。 答案:险峰、驿路、断云、沧海、城根、老树

3.从观察角度看,前一句为 视,后一句则为 视,且用 两字加以渲染,更表达出驿路艰危、海城卑湿的特点。

答案:仰 俯 “悬”“浸” [整合答案]

①构思精巧。前句写途中景象,后句写潮州景象,虚中有实,落笔超逸。②取象不凡。险峰、驿路、断云、沧海、城根、老树,蕴藉深沉,境界开阔。③用字脱俗。“悬”“浸”二字,俯仰结合,形象而贴切,写出驿路艰危,海城卑湿。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 18 -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本诗。

解析:题干明确了答题方向,回答时必须紧扣这个展开。逐联看下去,前两联主要写景,写景角度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而后两联虽似写景,实际上有情在里面,用的是起兴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历史的万千感慨。

答案: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高远眺,远近高低的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为陈迹。后两联用起兴的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抒发繁华易逝的感慨。全诗对历史冷静的思考评价,令人感慨万千。而作者的感慨也只是画外音。

修辞手法

诗歌中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且在表情达意上更富有韵味。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拟物(合称比拟)、夸张、借代、顶真、互文、反复、排比、通感、列锦等。

注:这些手法不逐一解说,而是综合在一起,再结合“跟踪训练”进行强化练习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思维呈现]

1.先读题干“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意味着两诗可以分开来分析。 2.次看手法。第一首的标题告诉人们,作者要写的事物是 ,可是起笔第一句即是“绿蜡”、第二句是少女的“芳心”、第三句是“书札”,那么,“绿蜡”“芳心”“书札”和“芭蕉”之间就形成了 和 的关系。

- 19 -

而第二首的标题是一个叙述句,告诉读者这首诗记录了一件事,从内容看, 、 、 等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本诗的趣味性和韵味性。

答案:芭蕉 比喻 被比喻 衬托 比拟 对比

3.分别说出两诗的表达技巧对本诗的情感表达作用即可。 [整合答案] (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解析:题目要求比较两者的异同,答题需分别展开。同的方面,可注意两者“愁”情及比喻手法的运用;异的方面,可从愁情及其程度、表现手法作比较。

答案:(同)①都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都使用了比喻手法,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①愁情及其程度不同。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现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不同。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