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修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修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0e0a322e3f5727a5e962b3

3.2.4 农业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

河西走廊农牧产品品质好、耐储存、含糖量高、口感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比如洋葱以色泽亮、肉质嫩、辣味浓、干物质含量高、耐储存、无污染等特点,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西欧等20多个国家,是甘肃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2010年种植1.2万hm2,占全国27%。玉米制种面积约15.33万hm2,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53%,产量约占60%,4项质量指标达到纯度≥98%,净度≥99%,水分≤12 %,发芽率≥98%,产量最高可达10500kg/hm2,属于我国玉米制种的高产区。葡萄栽种面积50多万亩,以无核白、玫瑰香和各类提子为主,含糖量高、口味独特、耐储存,成为我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另外,啤酒花、枸杞品种也属于国家级特优级产品。 3.2.5农牧产品比较效益较高

河西走廊是典型的灌溉绿洲干旱荒漠区,受气候、水资源条件、农民种植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农业深受市场效益的困扰。近年来,农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效益。特色农牧产品比较效益大幅度提高,葡萄达130000元/hm2.玉米制种达37500元/hm2,枸杞达45000元/hm2,啤酒花达50000元/hm2,蔬菜大棚达150000元/hm2,肉羊达800元/只,远远大于传统种植业产品的小麦666.7m2纯收入500元左右水平。特色农牧产品收入占到农牧民纯收入中的70.3%左右。 3.5.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3.5.1 水资源的短缺

表 1河西走廊水量平衡状况[4] 单位:亿m3

流域名称

水资源 蒸发损耗各部门净耗水量

Net consumption of water in each department

合计 实际缺Total

水量 Actual water deficiency

Water Evaporation

loss

Valley resourname

ce

水面蒸发

潜水农业 工

业 Industry

林草* Forest grass

城镇生活 Urban life

人畜饮水 Drinking water for human and animals

蒸发 Agri

Water Phreacultsurfaceevaporation

tic evaporation

ure

石羊河 16.87 0.33 2.33 14.9

6

1.26 1.31

16.82 18.13

0.32 0.21

1 8

0.236.3

0 0.349.8

1 0.020.27

4 0.6106.6

35

- 19.43

- 11.10

- 2.38

- 32.91

黑河* 38.71 2.21 11.34 16.3

*

0

疏勒河 17.86 0.44 9.04 4.46 0.7

8

小计

73.44 2.98 22.71 35.7

2

3.35

5.38 0.0

7

40.33

0.60

注: * 林草用水量指生态用水量, 占社会经济系统耗水的50% ; * * 若考虑国家给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分水方案, 在正义峡分水10.0亿m3, 实际缺水量为21.10亿m3。

河西走廊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年流量近80亿m3,水资源总体上处于短缺状态。近年来,由于不断开垦荒地以及不合理的用水方式,使水资源更趋紧张。加上打井取水、植被干枯、气温升高、人口增加、超载过牧、采矿毁林等原因,祁连山一带草原生态不断恶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现在石羊河流域的总用水量占了地面径流总量的154%;黑河的总用水量占了地面径流的95.5%;总缺水量达32.91亿m3,加上生态用水缺口更大。远远超过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不超过40%的国际标准。同时,年超采地下水4亿多m3,地下水位以年均0.67m/a 的速度下降。

3.5.2 交通区位远离消费市场

河西走廊距离国内主要消费区达2000-4000km,运输距离长,提高了农业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效益,减弱了农牧产品的竞争优势。许多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存在难题,无法运到消费终端市场,难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由于特殊的区位自然条件,区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干热风、秋季的霜冻、冬季的雪灾都对农牧产品造成严重的威胁。据统计,每年各类自然灾害对农牧产品造成的损失都在10亿元左右。

3.5.3 生态环境恶化

一是土地盐碱化。由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仅50~200mm,年蒸发量2000~3000mm。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蒸发而不断向地表迁移聚集。次生盐碱化土壤的面积为10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1/8。二是土地荒漠化。现有沙漠和荒漠化土地1.5万km2,且正在以年均1.8万hm2的速度增加。荒漠化面积占甘肃全省荒漠化面积的95.1%,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5%,占绿州总面积的20%。并且还有近170万hm2的潜在沙漠化土地。三是草场退化。近年来,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其中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强烈发展的沙质荒漠化草地面积比例最高,超过60%以上。载畜量超载35万个羊单位,退化草场约占草场总面积的20%-40%。四是湿地锐减。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上升。敦煌绿洲区内原有的666.7hm2咸水湖和66.7hm2淡水湖,80%已经干涸。东湖湿地已经消失,北湖湿地濒临消亡,西湖、南湖湿地在逐年退化。 3.5.4 农户与公司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

随着特色农牧产业产业化的发展,订单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在实际履行中,合同的完全履约率比较低。在市场行情较好时,经营公司大能做到现款现货,高价收货,公司履约率高,而农户则待价而沽,把产品卖给一些愿出高价的零散收购商,农户履约率较低。2010年酒泉特色农业订单产品中农户完全履约率只有65%。而当市场行情较差,经营公司千方百计地压等、压价,不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收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