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2f23d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8

.

7.3、主要技术优化措施及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

(1).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参照周边建筑地质资料,及荷载情况采用钢筋砼

条形基础,以加快施工速度。

(2).结构形式采用钢筋砼现浇框架结构,以满足结构功能灵活布置的需要。

(3).本工程梁柱主筋采用HRB400 ( fy =360N/mm2)高强钢筋。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节约钢筋用量,减少工程总投资,缩短施工周期,使本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八章 给水排水专业方案

8.1、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项目初步方案图纸;

(2)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程

(3)项目用地周边市政条件:本项目用地周边已有配套使用的市政给水环网,干管管径为DN100,管网水压约为0.25MPa 。

8.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内容为项目的建筑室外给排水设计、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方案。 8.3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1)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集镇自来水管网,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从已有的集镇市政供水网中在新建项目点引入一根DN100给水管,经总水表后在区域室外构成DN65的供水环网,再从环网接至各个用水点,项目均可实现就近供水,满足本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

(2)用水量

按规范用水定额考虑。

最高日用水量:27.6M3 /d 最大小时用水量:2.3m3/h 平均小时用水量:1.53m3/h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用水量标准和用水量计算表

序号 1 项目 使用人数 用水标准 使用小时变时间 化系数 12 1.5 用水量m 最高d 24 3.6 27.6 最大h 2.0 0.30 2.3 平均h 1.33 0.20 1.53 3工作及外来600人 40L/人·d 人员 2 未预见量 按小计的15% 3 合计 (3)给水系统 考虑市政供水管网水压,本工程采用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上行下给供水方式。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及最大小时用水量计算结果,确定生活水箱容积为6m。 (4)绿化、道路浇洒用水

绿化、道路浇洒用水以节水为原则,采用移动式灌溉设备。 (5)室外消防系统

本工程为建设场地已处于现有市政室外消火栓的保护覆盖范围内之内,不需要再重复设置该系统。

(6)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本工程设室外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电热熔连接,管道敷设在绿化带或者人行道下,管道埋深为0.6-1.0m。主供水管材选用¢90的PE材,可减小摩阻系数,保证供水水量,生活给水与消防共用室外供水系统。

3

8.4、建筑室外排水设计 (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

项目场区内无市政排水管网,本项目所产生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场区内新建排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2)本工程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

(3)污废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90%计,即最高日排水量约为24.84m。管道坡度考虑0.4%,选用Pvc管排水,计算管径为¢142.32mm,选用管径¢160,配套连接带热熔连接,管道基础为砂垫层基础,采用配套的塑料排水检查井,市政排水考虑区域排水,场地标高介于2316.54~2314.22m之间,高差2.32m,相对高差有利于排水组织,长约120米,坡度约4.0%,选用砼管径¢500。

(4)室外污水干管道采用砼管径¢500排水管,污水检查井间距≤30m。

(5) 暴雨量按照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参照选用曲靖和沾益暴雨强度公式(1)及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

(2)计算校核修正:

q=2410.5(1+0.877lgP)/(t+10.1) 0.817??(1)

??(2)

暴雨形成历时取t=5min,p取2年重现期(设计重现期为P=2a),雨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 Ψ× q × F 其中: Q- 雨水流量( l/s ),Ψ — 径流系数,取 0.65 ,绿地取 0.3 ; q— 设计暴雨强度( l/s · ha ),F— 汇水面积( ha )。

(6)雨水经建筑散水沟或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场区内雨水管网,最后再排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管沿室外道路布置,沿室外道路路缘石适当位置设置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雨水地埋干管管采用砼管径¢500排水管,管道基础为砂垫层基础。雨水检查井间距30m。

8.5、建筑室内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1)水源、水质条件及项目用水量相关指标见建筑室外给水设计水源说明。

(2)各工作人员房间内采用优质水直接供应或电加热开水器供应饮用水。

(3)本工程室内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室内粪便污水和洗涤废水合流,伸顶通气,底层有污废水排放点的采用单独出户。污水、废水合流排至区内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再经区内污水管网汇总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沟。

(4)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本工程为低层建筑,根据规范不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5)建筑灭火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在建筑各层按中危险级设置MF/ABC4干粉灭火器。

(6)本工程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冷水给水管,热熔接口,屋面给水管需作防紫外线处理。室内排水立管靠墙、柱布置,横管贴梁走。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承插粘接。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承插粘接,管道工作压力为1.0MPa。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全部管道除特殊情况外,均为暗装。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