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8cd1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a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学 科 教 学 计

世界历史(上册)

中 学

任教班级 教师姓名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扣部编版新审定教材,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力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较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面对新学期课本内容的进一步改革,学习任务的加重,加之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教师应帮助他们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新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重新编排,使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符合初三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第一单元主题为“古代亚非文明”,分别讲述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三课内容,介绍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出现的文明起源及历史发展状况,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学习本单元要重点把握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人类文明成果,同时联系黄河流域的中国,将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世界文明。教学难点是大河流域所出现的各种奴隶制度。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的发端,对于后面单元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全册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主题为“古代欧洲文明”,包括《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三课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发展状况,重点学习雅典的民主改革及其奴隶制民主政治,辨析雅典与斯巴达的不同发展道路,掌握罗马的建立、衰亡的过程,学习古希腊和罗马在文化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重点是希腊罗马文明发展状况。教学难点是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

第三单元的主题为“封建时代的欧洲”,包括《法兰克王国》、《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五课内容。重点知识有: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发展和传播,西欧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关系以及庄园法庭的形成,同时还介绍了城市自治与自由的争取,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罗马帝国的分裂及拜占庭帝国的建立与衰落。教学难点是对封君封臣制的理解,对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把握,对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和城市兴起的认识,对拜占庭帝国兴盛和衰亡的具体认识等等。本单元是进入封建时代中世纪的形成时期,在全册教学当中具有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前后课文做好知识归纳。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包括《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两课内容,重点内容包括:介绍“大化改新”主要内容及意义,幕府统治和武士集团的形成,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及其文化成就。本单元内容相对偏少,教学重点是对大化改新的全面了解。教学难点是对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形成的整体认识。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格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单元是主题为“步入近代”,包括《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四课内容,本单元对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和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介绍“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同时介绍近代早期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相关情况,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掠夺进行分析。重点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正确认识对“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对世界的影响。

第六单元主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包括《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三课内容。本单元承接第五单元的内容,重点讲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分别介绍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大革命,以及北美独立战争的相关情况。教学重点是对君主立宪制的解读,对美国《1787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深刻认识。教学难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产生的影响。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梳理各国革命的状况并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

第七单元的主题为“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以及活动课《唱响国际歌》三课内容。介绍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探讨工业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展开对工人运动的相关介绍。教学重点是理解工业革命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本单元还有一节活动课,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在紧张忙碌的初三阶段,上好活动课非常有必要。

总之,学习世界历史,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更在于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状况,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更好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意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