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完整版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完整版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96ac86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8

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古诗《稚子弄冰》。

(一)解诗题,知诗人。 1.理解题目意思。

2.了解作者:杨万里,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设计意图:

借助对诗人背景的了解,理解古诗内容。 (二)读准古诗,理解诗意。

1.读准字音,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了解诗意。自学要求: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诗意:清晨,儿童将夜间冻结在金属盆中的冰块取出,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玉石破碎的声音。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板书“趣”)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1.抓住“脱”“穿”“敲”等动词,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板书) 2.想象声音,感受儿童的快乐。

3.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4.对“玻璃”“玉磬”“银钲”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际。 设计意图:

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诗句中儿童生活的联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变化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

三、学习古诗《村晚》。

(一)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由此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二)读准古诗。

1.读准字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按节奏读出韵味。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理解古诗意思。 1.教师点拨。 陂(bēi):池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2.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四)领悟诗情。

1.诗的题目是“村晚”,乡村的傍晚有什么景物?(读前两句) 2.学习前两句。

(1)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 (2)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 (3)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样子,生动形象。

(4)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5)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抓住用得巧妙的几个字,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图画。 3.学习后两句。 (1)“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纯朴无邪。

(2)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牧童自然就优哉游哉、其乐融融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3)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体会儿童的无忧无虑。

四、拓展其他古诗。

1.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梅子留酸软齿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 芭蕉分绿与窗纱。 怪生无雨都张伞, 日长睡起无情思,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看儿童捉柳花。

2.根据三首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量,并让学生改写成短文,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稚 子 弄 冰

“趣”:脱、穿、敲——儿童的天真淘气

村 晚

池塘、山、落日横牛背 信口吹儿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饶有生趣的乡村晚景图

2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园子里的“我”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感悟园子里的自由自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童年的生活总是让人终生难忘,童年的记忆总是五彩缤纷。作者萧红一生魂牵梦萦的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随着萧红富有诗意的语言,一同走进祖父的园子,感受作者童年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2.学生课前交流收集到的关于萧红的资料。 3.教师出示课件: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 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晃:huǎng①明亮:明~~。②光芒闪耀:~眼。③很快地闪过:一~十年。 huàng摇动,摆动:~荡 ~动 ~悠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第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第4—14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第15—16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第17—19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园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玩耍,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快乐的。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祖父的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三、走进园中,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出示课件,自学提示:想想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找出相关的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并在书的旁边标注自己的体会。)

(一)初进园子,感受园子的生机勃勃。

自由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板书:生机勃勃)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相机指导朗读。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非常可爱,“我”非常喜爱它们。作者描写得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二)再进园子,感受园子的自由快乐。

1.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一段也是写园子里的景物的?(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16自然段,看看这段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板书:自由)

3.抓住“花”“鸟”“虫”,感受园子里的自由自在。 (1)哪句话直接写出了自由自在呢?

指名回答,并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齐读句子。

作者说“一切都活了”,都有哪些事物活了呢?(花、鸟、虫子)

(2)师引读:作者是如何形容花活了的?→生接读:就像睡醒了似的。(课件出示句子)

体会: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3)师引读:作者是如何形容鸟活了的?→生接读: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课件出示句子) 体会:鸟儿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

(4)师引读:作者是如何形容虫子活了的?→生接读:就像在说话似的。(课件出示句子) 想象: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自由、快乐的心情。

指导朗读: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我”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