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精选】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优质精选】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98f000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4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

析)

一、选择题

1.学校运动会进行跳远比赛时,要在沙坑里填沙。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减小人触地过程中的 A. 作用时间 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从与沙坑接触到静止动量的变化量相等,设为,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合力的冲量是一定的,人落在沙坑中比落在地面上延长了人与沙坑的接触时间,

B. 动量变化量

C. 动量变化率

D. 受到的冲

t变大,由动量定理得:,,一定,t越长,动量变化率越小,人受到的合外力越小;故能减小

的只有动量的变化率,故C正确,AB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其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最终发现了电子

B. 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C.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微观物理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测不准 D.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最终发现了电子,故A正确; B项: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概念,故B错误;

C项:根据不确定关系可知,在微观物理学中,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故C错误;

D项: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自发的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B. 核反应方程: 属于重核裂变

C. 在核反应中,虽然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但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D. 可控核反应堆中的镉棒若插入深一些,链式反应就会快一些 【答案】AC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解析】

【详解】A项:放射性元素自发的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故A正确; B项:核反应方程中放出一个粒子,所以该反应为衰变,故B错误;

C项:在核反应中,虽然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由于释放核能,质量亏损不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项:要使裂变反应激烈上些,应使控制棒插入浅一些,让它少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就会快一些,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并第一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放射性同位素 B. 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稳定

C.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D. 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电离本领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居里夫妇第一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放射性同位素,故A错误;

B项: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

C项: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电子运动的轨道减小,该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库仑定律提供向心力:可知,电子的动能增大,故C正确; D项: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是高速的粒子流,电离能力最强,故D错误。

5.关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温度降低,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会减小 B.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其密闭容器的压强为零

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总压力

D.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气体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并非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会减小,选项A错误;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的碰撞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无关,则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对其密闭容器的压强也不为零,选项B错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总压力,选项C错误;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选项D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正确;故选D.

6.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ad平于横轴,dc平行于纵轴,ab的延长线过原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状态d到c,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 B. 从状态c到b,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 C. 从状态a到d,内能增加,气体从外界吸热 D. 从状态b到a,内能增加,气体对外界放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从状态d到c,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A正确; B项:由图示图象可知,

a到b过程p与T成正比,是等容变化,则 ,从c到是等压变化,由等压变化可知,体积减小,即,则,从c到b过程体系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B正确;

C项:从状态a到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公式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故C正确;

D项:从状态b到a为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公式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故D错误。

7.物块从固定粗糙斜面的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至最高点后,再沿斜面下滑至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于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 B. .上滑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小于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损失

C. 上滑过程中物块动量变化的方向与下滑过程中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D. 上滑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减少量等于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物体在斜面底端向上滑动的速度为,又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由能量转化的观点有,故 ,物体在斜面划上和划下的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因此设斜面的长度为L,由运动学关系可得,故,上滑时摩擦力的冲量,下滑过程摩擦力的冲量,故,故A错误; B.物体在上滑时和下滑时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损耗机械能,因摩擦力一样,距离L也一样,因此上滑时和下滑时损耗的机械能相同;故B错误;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C.上滑时过程动量的变化方向沿斜面向下,下滑过程动量的变化方向也沿斜面向下,故C正确;

D.对上滑过程写动能定理有;

对下滑过程写动能定理有;故上滑过程减少量和下滑的增加量不一样,故D错误。

8.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

A. 普朗克常量h=k B. 若更换材料再实验,得到的图线的k改变,b不改变 C.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W0=eb D. 入射光频率越高,K值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光电效应方程,和得: A项:图线的斜率,解得,故A错误;

B项:若更换材料再实验,即逸出功改变,得到的图线的k不变,b改变,故B错误; C项: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解得:逸出功,故C正确; D项:由可知,图线斜率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D错误

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4eV的光子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

C.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可能大于13.6eV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4eV的光子,A正确;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1.51eV,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故B正确;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根据,因此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小于13.6eV.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氢原子跃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氢原子的波尔理论,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所满足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