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自学考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组织行为学》自学考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b60a4d2e3f5727a5e96284

如何达到组织心理和谐化:(应用) 1.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2. 组织成员的协同性 3. 组织成员的参与意识 4.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第十七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是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

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发展是目的,变革是手段。

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

一 从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四个具体目标:

使组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

二 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到如下四个具体目标: 1.要建立起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先进而可行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目标; 2.要确立和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3.要建立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4.要健全对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组织结构。

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 1. 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2. 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3. 变革的内容更深刻、更彻底

组织变革的压力: 1. 技术进步的压力、 2. 知识爆炸的压力 3. 产品迅速老化的压力 4. 价值观改变的压力 5. 新法令、新政策的压力 6. 劳动力素质的变化 7. 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8. 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出现

组织变革的阻力:

一 来自个体对组织变革的阻力

1. 经济利益2.安全性3.求稳性4.求全性5.依赖性6.保守性7.习惯性8.恐惧性 二 来自群体对组织变革的阻力 1. 群体规范冲突所造成的阻力 2. 人际关系变革所造成的阻力 三 来自组织与领导方面的阻力

37

我国改革的时间证明,广大群众和高层的领导对改革态度比较积极,而“中梗阻”现象比较严重。所谓“中梗阻”,就是指中间的领导层对改革的阻力较大。

组织成长阶段理论

组织结构发展阶段特征表

第一阶段 创立 领导危机 管理重点 组织结构 生产和销售 非正式组织 第二阶段 定向发展 自主权危机 操作效率 集中,智能型组织 领导风格 控制系统 报酬倾向 个人型企业指导式的 家式 市场结果 所有权收益 标准规格及成本中心 薪水及权益的增加

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

组织老化的标志:机构臃肿、反应迟钝、文山会海、模式僵化。 克服组织老化是组织变革的重要问题。通常的对策有:

1. 定期审议。把对组织的精简或调整纳入议事日程,并且定期审查和评议。 2. 破格行为。 5. 走动管理。 6. 越级建议。 7. 人员平移。 8. 灵活用工。 9. 组建团队。

组织变革的关键—内容的选择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李维特认为,组织变革应从结构、技术和人事三个方面入手,后人又加了影响环境的方面。

组织变革的程序

1.勒温程序(解冻-改变-冻结) 2.克利程序(三大块、九个步骤) 3.卡斯特程序(六个环节) 4. 罗西程序(四个内容) 5. 艾诺芬程序(十个程序)

组织变革的步骤

1)

第三阶段 分权发展 控制危机 扩大市场 分散、地区性事业部 授权式 汇报制度及利润中心 个人奖金 第四阶段 协调发展 官僚危机 强化组织 第五阶段 合作发展 危机 解惑及革新 直线管理及矩阵结构任生产集团,超务小组 事业部型 监察式 参与式 计划及投资互相间的目中心 标管理 利润分享与团队收益 股权选择 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发现征兆并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38

2) 3) 4) 5) 6) 7) 8)

诊断问题,提出明确的目标。 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变革内容。 分析变革的限制条件。

正确地选择变革的策略和步调。 制定具体的变革计划。

实施变革计划。

及时收集信息,监控变革计划的实施进程。

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特点:

1. 组织变革是与政府管理经济形式或手段密切相关的,既受其推动,又受其制约。 2. 组织变革与宏观经济发展形式和发展政策密切相关。

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容: 1. 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 2. 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 3. 管理的转轨变型

4. 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5. 企业责任—权力体系的完善

以宝钢为例来说明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别: 1. 管理模式形成的基础不同:

现代管理是建立在现代环境和现代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传统管理是建立在封闭环境和陈旧技术及与之相应的传统的乃至古典的管理理论基础上。

2. 管理目标不同:

现代管理以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为目标,并确保其实现;传统管理在这些方面实际上要低于若干档次,实质上强调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3. 管理职能结构不同:

a.现代企业不能办社会。这却成为我国目前多数企业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沉重负担。 b.现代管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传统管理是尽量搞全,万事不求人。 c.现代管理职能清晰,责权明确,以作业管理职能为界,与此有关的交基层承担,无直接关系的交上层管理,主要管理及经营大权集中到公司总部;而传统管理则上下职能混淆不清、责权不配套。

d.在现代管理中,上层职能管理实行集中原则,并形成母-子公司系统体系,做到政出一门,以期高效地为基层服务,使指挥、控制与服务三者相互协调;传统管理则机构臃肿、互相牵制、政出多门、不成系统,基层管理形不成管理层次,甚至在管理上成为上层的附属,成为单独的执行者,而且经营要为上层服务。

e.在现代管理中,基层管理重心下移到作业管理层上,将基层领导权分别委让给作业工长,使其甚至车间职工来共同承担全车间管理工作,让现场问题尽量在现场得以解决,并通过成套制度强化基层管理;传统管理的中层管理者往往责多权少,现场问题要靠远离现场的人来指挥解决。

4. 部门结构级干部配备不同:

在现代管理中,部门按系统原则设置,不仅数量少而且形成相对独立系统,部门(部、处、科)原则上不设副职,因而做到令出一人,提高效率;传统管理则副职众多、职能重叠,协

39

调工作量大,办事效率低。

5. 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同:

现代管理除少数例外性工作外,对所有常规性工作都做到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而传统管理则是偏重于随机性和随意性的管理,人治多于法治。

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思路:(08年论述) 1. 组织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2. 企业管理的战略化与企业发展的国际化: 3. 组织职能经营化和组织发展社会化: 4. 组织发展规模趋于小型化: 5. 组织运作的高效化和民主化:

第十八章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特点: 1. 阶级性 2. 民族性

3. 整体性和个体性 4. 历史连续性 5. 创新性

组织文化的内容:(07多项选择)

1. 组织目标或总之:组织目标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2.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3. 作风及传统习惯 4.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 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 1. 目标导向功能 2. 凝聚功能 3. 激励功能 4. 约束功能 5. 效率功能

二 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 1. 阻碍组织的变革。 2. 削弱个体优势。 3. 组织合并的障碍。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可以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无论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都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创造出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观体系的载体;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