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城区2017届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 科学探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市各城区2017届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 科学探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d2393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ea

北京市各城区2017届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

(海淀区)40.(7分)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

资料。 【资料】

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酚酞的分子结构 酚酞溶液的颜色 1≤pH<8 内酯式 无色 8≤pH≤13 醌式 红色 pH>13 羧酸式 无色 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 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1-1: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实验现象及数据 1 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红色褪去 实验现象及数据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2-1:分别配制pH为8、10、11、13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 间如下图所示: 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 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 组别 实验操作 2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2-2: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下图所示: 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 、4%的H2O2溶液, 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 操作 。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 。 (5)实验2-2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6)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 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 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导致酚酞褪色时 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 。(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7)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操作 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分析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 。

(朝阳区)38.(7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 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该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钙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③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和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澄清石灰水 加入CaCl2溶液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探究1:液体包内溶液的酸碱性 NaHCO3溶液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Na2CO3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实验现象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 性。 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 ,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Ⅰ Ⅱ 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表中a= ;V1 V2(填“>”、“<”或“=”)。 (3)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 。 【反思与评价】 老师指出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出与上述实验(2)相同的结论,实验方案为 。

锥形瓶内物质 名称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白色粉末 质量/g 0.10 0.10 a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V1 V2 V1 (东城区)38.(8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

计检验,pH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pH计 ①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

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

-

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 ;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 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

(5)丙通过分析与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2......Al...CuCl.............

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 。

(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

响。

(西城区)39.(7分)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铜与盐酸、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但却发现化学老师用铜与浓硝酸制备出了NO2气体去做物理实验。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在实验室对铜与硝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I 实验装置 5 mL稀硝酸 实验现象 铜片逐渐消失, 有无色气泡产生,试管中上部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溶液m g铜片 由无色变为蓝色 m g铜片 5 mL浓硝酸 实验装置 实验II 实验现象 铜片逐渐消失,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探究一】实验I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硝酸(HNO3)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铜溶液呈蓝色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NH3 无色 刺激性 极易溶于水 NO 无色 难溶于水 NO2 红棕色 刺激性 可溶于水或硝酸 (3)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和NO气体 【猜想与假设】无色气体可能是:①NH3 ②NO

【进行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对产生的无色气体进行检验。

N2

弹簧夹

铜片

稀硝酸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