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危机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在1996年危机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3fce407a6c30c2259019ee2

音速性能还不错,可以说,台风的耦合采用了重视配平和控制的方式,远距的小面积鸭翼对涡升力收益不多,但是短直固定气动面保留了一点涡流发生器的作用,作为亚音速性能的补偿,它的主翼是低载荷的大面积三角翼,与F22的思路类似。台风号称是继F22后又一个能做高G超音速机动的飞机,虽然没有超巡能力,但是是第一个飞行性能接近F22的!这得宜于两台高推力发动机,台风的粗暴设计号称“鸭式机里的F15!”但是它的思路确实是一个途径!

这种“假远距耦合”的思路没有别国采用,是因为亚音速性能牺牲太多,台风依仗强力发动机,用比别的鸭式布局比例都大的低翼载荷大三角翼来补偿,别的国家都没有。还有一个问题,远距耦合离主翼甚远,会伸到座舱中前位置,台风的“假远距耦合”也是如此,而在格斗中,良好的视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尽管如此,台风还是以现役中最接近F22的飞行特性,良好先进的设备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许多国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对F35心存怀疑,因为它是“空气动力狗”,却对能做高G超音速机动的台风青睐有加。很好理解的。

台风凶猛!

注意台风前鸭翼和主翼之间的小条,短直固定气动面,它是一个兼顾配平和涡升力的初步和小心的尝试,前翼强调配平,远离重心延伸到了前部机头位置,虽然面积小,但是对飞行员视线有影响。

扯了这么多,说说设计变态的歼10了,歼10的研制很奇特,在1980年代就是针对SU27的,苏联时代,中国北方的防空几乎形同虚设,拦截能力依然是歼10的重要部分,那么多的“逆火”早让军方睡不好觉了。那么,拦截之外,歼10还要与苏27,米格29空战。

在得到Su27的数据之后,中国设计人员一定会惊讶,SU27具有近乎世界第一的亚音速盘旋性能,超一流的过失速性能,爬升也是世界一流,但是超音速机动性能很差,而且滚转性能更是低的出奇,试飞英雄雷强的理解是:“SU27经过不断的修改,机体是补出来的。强度不好。”

不讨论SU27的设计是什么原因,(其实很好理解),歼10的思路与台风相象,在设计初,歼10 布局希望采用看似激进的双三角翼方案,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这种设计在经过飞控强化的传统三角翼面前没有优势,于是换了思路:能否用边条代替双三角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虽然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传统三角翼,但是已经打下了另一个基础!

歼10的主翼在初期是传统三角翼,到了定型阶段,修型巨大,略带海鸥状的上反,可以说是所有鸭式飞机中,仅仅歼10主翼设计就是最费心血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再扯主翼,可以成另一篇文章.主要还是鸭翼的设计,歼10的鸭翼没有采用任何传统近距偶合或者远距偶合,也没有采用台风的假远距偶合,而是极其变态的!

首先,歼10的鸭翼离主翼保持了一点距离,一般称为中距偶合,它兼顾了涡升力和配平的特点,但是又存在两者都不足的特点。如果歼10的鸭翼仅仅如此平庸,那就大错特错了。

近距耦合的鸭翼产生涡升力的作用明显得多,有利于提高机动性,但力臂短,配平和俯仰控制作用降低,需要增加鸭翼面积,导致阻力和重量增加。但是要多大呢,谁也不敢冒险,但是611的中国人是个例外。

还是引用大佬的原话:“恶棍的鸭翼面积是最大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采用了沿展向变弯度、非对称翼型的正升力鸭翼设计,这种设计在明显提高升力系数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涡流流场协调和飞控软件的设计难度。在鸭式战斗机通常用后掠角和展弦比的机翼平面形状设计下,鸭翼作为涡流发生器能产生自身相对面积3~4倍的相对最大升力系数增量,再加上大面积鸭翼自身提供的正升力,诸位看官应该能明白珠海航展上恶棍何以推比不高却能做出非常出色的起飞加速爬升了。恶棍的操纵/配平难题完全是在追求最大升力性能的情况下由精心协调鸭翼、机翼之间的气动关系和对飞控完善的深入调整来解决;这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赌博行为,当然也可是说是对鸭式布局吃的很透的结果。成王败寇,611的这个设计最终非常成功,机动性敏捷性,操纵性稳定性,高升力系数,各方面该占的好处都占到了,要避免的缺陷也都避免了。”

当然,这种软硬通吃不可能是完全完美的,仅仅大面积鸭翼的材料,加工,偏转,

飞控的结合就是大问题,可以说在三代鸭中,歼10的变态设计是数一数二难的,笔者在2000年听到未经证实的消息,歼10的气动和飞控都遇到了大问题,但是在设计人员的心血下,歼10还是在几年后公开了。

另一个问题是阻力,大鸭翼带来的阻力和重量是无法减掉的,对于此,成飞人员在面积律做起了文章,歼10在腰部明显收起了一块,这种收腰设计会影响内部结构,一般在传统强调超音速的二代才能看到,但是确实对减少阻力增强超音速性能有好处,即使如此,歼10的速度依然没有超过采用梯形翼的F16,但是也到达了2马赫,最大速度在现代空战没有太大意义,1马赫以上的高G机动才是王道!许多人讥笑歼10是驼背,那就让他们笑去。

歼-10的鸭翼采用了沿展向变弯度的大面积正升力设计,并带有明显的上反角;这个设计以气动和飞控设计难度、风险为代价,获取高升力收益、大气动控制面的良好操纵效果、在机身纵向面积分布上的优化。下一代飞机又一个基础打下了。

歼10很好地兼顾了配平和涡升力平衡的问题,当然它还是不太完美的。有未经证实的消称:尽管不如台风,但是歼10也可以做超音速敏捷机动!具备优良的亚音速性能。不管如何,尽管机体设计不如SU27优美,但歼10由于鸭翼涡流发生器造成的不亚于SU27的爬升力,结合飞控将近十倍于SU27的滚转率是后者在空战中难以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