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系统梳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系统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45adfba172ded630b1cb6ea

第十章 浮力 10.1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液体 或 气体 。

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压力差 。公式为F浮= F向上—F向下 。 4、称重法测浮力: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受到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在液体中时所称得的 物体的拉力F示,公式为F浮= G—F示 。 5、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 体积 有关,跟液体的 液体密度 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有关、无关)。

10.2 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 ,小桶所受的重力G2 ;

② 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G1-F1 ),并且

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G3-G2 。 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气体 。

3.公式:F浮 = G排 = m排g = ρgV排 。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

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 (1)F浮 > G物(ρ(2)F浮 = G物(ρ2、轮船:

1)轮船是采用 空心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 满载 时 排开水的质量 。 2)轮船 漂浮 在水面上时 F浮=G物 。

3)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受到的浮力 不变 (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由于水的密度变大, 根据 F浮=ρgV ,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 小 ,所以会上浮一些。 4)密度计是 漂浮 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 小 下 大 ”。 3、潜水艇是靠 改变自身重力 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4、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 小于 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 体积 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5、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① 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

② 称 量 法:F浮= G—F示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5

液液

> ρ物),物体上浮;

= ρ物),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悬浮);

(3)F浮 < G物 (ρ液 < ρ物),物体下沉。

③ 漂浮、悬浮法:F浮= G物 (当题目中出现物体漂浮或悬浮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④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G排 = m排g = ρgV排 (当题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6、思考:水缸里,漂浮在水面的冰化为水后液面 不变 ;若漂浮的冰中含有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

冰化为水后液面 下降 。(上升、不变、下降)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1 功

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 3、功的大小:功等于 力和距离乘积 。

功的公式: W=Fs ;功单位:牛·米(N·m),叫做焦耳,简称焦(J)。1J=1N·m。 4、没做功的情况有:(1) 有力没有距离 (2) 力和距离垂直 (3) 有距离没有力

11.2 功率

1、功率:功率是表示 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 做功与时间之比 叫做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 W表示功,单位是焦(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P表示功率,单位是焦/秒(J/s),叫做瓦特(W),1W=1J/s。

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1kW= 10 W,1MW= 10 W。 3、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P=Fv

3

6

P= W/t=Fs/t =Fv

4、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 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

5、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1) 相同时间比较做功多少 (2) 做功相同比较时间长短 (3) 计算功率

11.3 动能和势能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的单位是 焦耳 。 2、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研究方法有 控制变量法 和 转换法 。

(2)结论:①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 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3)质量和速度相比, 速度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3、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质量、 高度 有关。 4、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它的大小与 弹性形变程度 有关。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2、说明机械能的转化:(1)蹦床运动(2)滚摆(3)摆球(4)人造卫星(5)不倒翁(6)拦河坝蓄水 3、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

(1) 力做功角度: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则该物体机械能守恒. (2)能转化角度:物体间只有 动能和势能 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机械

能守恒.

(3)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

6

“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4、思考: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1 杠杆

1、基础知识

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 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 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用L2表示。 2、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静止 或 匀速转动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首先要调节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水平 ,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 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 ② 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 (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

(3)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1L1=F2L2 。 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 (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

(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

(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 动力臂 最长.

具体做法:支点与动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的方向与该连线垂直。 5、三种杠杆:

① 等臂 杠杆:特点 动力臂=阻力臂 ,常见应用实例 天平 ② 省力 杠杆:特点 动力臂>阻力臂 ,好处 省力 ,常见应用实例 撬棒、钳子 ③ 费力 杠杆:特点 动力臂<阻力臂 ,好处 省距离 ,常见应用实例 船桨、筷子

12.2 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 力 ,但可以 改变动力的方向 。

定滑轮实际上是一个 等臂杠杆 。

2、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 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 距离 。

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2倍 的杠杆。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在摩擦和绳重不计时:F= 1/n(G物+G动) , s= nh ,v绳= nv 。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是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构成。

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它是一种省力杠杆(比如门把手、水龙头、汽车方向盘、拧螺丝的扳手等); 当动力作用在轴上时,它是一种费力杠杆。

(2)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当需要将重物向上提起时,利用斜面比直接向上提要 省力 ,

应用斜面的实例有 盘山公路、螺纹 。

12.3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 Gh (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7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 (忽略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外=fL) 3、总 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

4、机械效率:① 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

② 公式: η=W有用/W总 ③ 因为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这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功的原理)。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 减小机械自重 ; ② 减小摩擦 ;

③ 适当增加物重 。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7、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①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② 器材:除钩码、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③ 步骤:必须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D、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8、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倾斜程度 和 粗糙程度 有关。 9、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η=Gh / Fs

动滑轮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η=Gh / Fs 10、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 费距离 ,要省距离必须 费力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 没有的 。

单位换算

1 cm= 1×10-2 m, 1 cm2= 1×10-4 m2, 1 cm3= 1×10-6 m3, 1 mm= 1×10-3 m, 1 mm2= 1×10-6 m2, 1 mm3= 1×10-9 m3, 1 h= 3600 s, 1 min= 60 s, 1.2 kW= 1.2×103 W, 1 m/s= 3.6 km/h, 72 km/h= 20 m/s, 45 g= 0.045 kg, 7.2 t= 7.2×103 kg, 1 g/cm3= 1×103 kg /m3 , 1000kg /m3= 1 g/cm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