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49b040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25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237 课程代码:01563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上下游生产的需要,将水泥拌成混凝土混合料,改变了以粉状水泥供给用户的习惯作法,这种加工属于(C)。

A.保护性加工 B.提高物品利用率的加工 C.为消费方便省力的加工 D.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加工 2.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载能力强的是(B)。 A.铁路运输 B.水上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能否在物流计划出现变动时在第一时间与顾客进行沟通,说明变更的原因并征询顾客意见是(D)的主要表现。

A.承诺质量 B.物品保护质量 C.响应质量 D.沟通质量

4.适合于分批拣货,拣货时间固定且处理紧急插单的时间固定的补货时机是(B)。 A.批次补货 B.定时补货 C.随机补货 D.随时补货

5.在物流系统中,既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是作为一个为物流系统整体服务的辅助系统是(C)。

A.运送子系统 B.配送子系统 C.信息子系统 D.流通加工子系统 6.配送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是(C)。 A.分拣与配货 B.储存 C.备货 D.配送加工

7.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这属于(A)。 A.宏观物流 B.中观物流 C.微观物流 D.企业物流 二、多项选择题

1

8.物流管理的相关活动给消费者提供的四种效用是(ABDE)。 A.形态效用 B.占用效用 C.劳务效用 D.时间效用 E.空间效用

9.总的来说影响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即(BE)。 A.效率因素 B.成本因素 C.质量因素 D.环境因素 E.非成本因素

10.对于配送合理化而言,供应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志,供应保障标志的指标包括 (ABD)。 A.缺货次数 B.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 C.配送次数 D.即时配送的能力和速度 E.配送投诉

11.物流系统的结构特征是(ABCE)。 A.稳定性 B.开放性 C.层次性 D.简单性 E.相对性

12.物流服务过程质量的内容有(ABC)。 A.承诺质量 B.沟通质量 C.物品保护质量 D.历史质量 E.物流活动现场质量

13.仓库货物放置和管理的方式有(CE)。 A.多层库位存储 B.分区库位存储 C.随机库位存储 D.混合库位存储 E.固定库位存储

三、判断正误,并将错误的表述改正过来

14.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线路的位置和功能配置。(错) 应改为: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15.从物流自身的整合来看,物流的整合范围从最初的只限于销售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领域,进而扩展到供应链上的所有上下游企业。(对)

16.在运输线路选择中,非成本因素是指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不影响企业成本和企业未来发

2

展的因素。(错)

应改为:在运输线路选择中,非成本因素是指与成本无直接关系,(但)能够影响企业成本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17.流通加工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组织。(错) 应改为:配送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组织。

18.绿色流通包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变消费者流通包装为专业集中流通包装,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流通包装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对)

19.不完好物品与破碎物品的区别是不完好物品不经修复仍可使用,而破碎物品已不能使用,至少不经修复无法正常使用。(对)

20.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利用情况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错) 应改为: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布局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组织、协调和控制。 四、简答题

21.简述入库作业的流程。 参考答案:

(1)入库作业计划分析。

(2)入库准备,包括储位准备、人员准备和设备准备。 (3)接运准备。 (4)检查入库凭证。 (5)初步检查验收。 (6)办理交货手续。 (7)货品检验。 (8)入库信息处理。 (9)组织入库。

(注:学生只要答出其中的六项即可) 22.简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五个方面:

(1)系统化趋势。形成一个整体的专业化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系统。

(2)信息化趋势。借助于代码、数据库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电子化。

3

(3)专业化趋势。生产企业逐渐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 (4)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

(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 五、应用分析题

23.目前,各企业都在推广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模式,即零库存模式,采用准时生产制,大幅度减少库存成本和占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还有存在的依据吗?请你结合生产流通的特点谈谈对仓储的认识。 参考答案:

仓储,主要是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而设置的,仓储对于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是有作用的。但是,仓储毕竟是一种占用,并不创造价值,因此企业都在努力降低库存,甚至出现零库存现象。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商品在投人生产前,原材料和半成品恰好运到生产现场,完成加工后,立即转入给消费者送货的运输过程,并很快送到消费者手中。不考虑采购、运输及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似乎没有再进行仓储的必要。

但这种理想的情况是有条件的,首先,企业的产品能够进行单件小批生产,且单件生产的成本与大规模生产相差不大;第二,单件运输是可行的。但事实上这种理想的情况很难出现。事实上,生产过程可以不需要库存,但并不意味着销售过程也可以取消仓储(库存)。即使生产可以通过单件生产获得低成本,但单件运输并不是成本最低的,由于单件运输,不可能采用效率更高的运输设备,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同时管理费用和其他的费用都可以上升。因此,为了在生产与运输之间保持平衡,不可能取消仓储(库存)。

此外还有一些不能取消仓储(库存)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如有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连续地进行,必须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如钢铁生产、石油的开采、图书的印刷,这样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库存。另外,有些产品的消费具有季节性,并且这种季节性有一个较大的需求量,而生产又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需要先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生产与储备,如春节元宵节期间的一些消费。如果没有仓储,这些活动将无法开展。还有一种情况是专门开展仓储服务的企业,它的库存量是其赢利的基础,保持充足的储存量是其经营的前提。

总之,仓储对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双重的作用,必须结合产品生产的具体特点及消费的特点,在生产流通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去加以考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