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母线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变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母线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变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49bfd600b1c59eef8c7b4bc

5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击穿保险器配置的问题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中性点,以前都在各自的配电装置处直接接地。其作用是防止一次回路绝缘下降,使二次回路蹿入高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由于二次电压的不平衡以及一次回路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影响,会使零线N在主控制室与配电装置(电压互感器)之间存在电位差,给计量装置带来附加误差和使零序方向电压保护装置误动作。所以有关规程规定,要求同一变电站内的几组电压互感器的零线N都在主控制室电压装置屏上并接后一点接地。为了检修电压互感器时的人身安全,可以在配电装置处装设击穿保险器。

然而,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击穿保险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击穿保险器本身击穿电压离散值就教大。设计中怎样选择击穿保险器,一无规程规定,又无经验可资借鉴。所以在设计或生产制造选择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很难确定是否选用正确。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又不易判断是否完好,当击穿保险器击穿后不能恢复或时间稍长时,就有可能烧坏电压互感器,或相当于电压互感器回路就有两点或多点接地,且不易被发现。因此市公司生技部发文规定:凡是四星形接线的PT二次回路,在中性点PT的二次回路的首端与星形中性点连接处与地之间接的放电间隙(击穿保险器)一律拆除。现在采用的电压互感器有三个二次电压绕组,每个绕组的N回路都装设有击穿保险器,如图5所示。在新规定中,并未提到是否取消其它二次电压绕组中的击穿保险器。笔者认为上述提及的所有击穿保险器都应该取消。其理由在于杜绝其他击穿保险器损坏后造成两点接地(尽管不会烧毁电压互感器),显然,这是规程所不允许的。当然,在电压互感器一次未停电而必须要在配电装置处二次回路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6 改进的三相四元件的分体式防谐振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由于三相四元件的分体式防谐振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也存在电压互感器可能被烧毁的问题,不少单位和生产厂家也在不断进行完善。其中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对此进行了较好的优化改进:其原理接线如图6所示。其接线已取消了开口三角形两端的短接,避免因电容放电电流使开口三角形绕组烧毁的隐患;使测量零序电压准确;消除主电压互感器采用开口三角形绕组开路方案的固有的在正常运行时其三相电压不平衡及零序电压超标现象;有效地抑制超低频率振荡电流,消除熔断器频繁熔断现象。

采用改进后的三相四元件的分体式防谐振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一定要注意三相主电压互感器必须选择全绝缘按相电压设计的电压互感器,零序电压互感器可以是全绝缘的,也可以是半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同时,无须附加任何其他消谐措施;二次侧任何绕组不允许有两点接地,否则会烧毁电压互感器。对于电压二次回路各绕组一定要注意连接极性和接线的正确,才能保证输出电压的正确。

7 结束语

目前常采用的电压互感器接线方式主要有两种:分体式三相四元件电压互感器接线或一体化电压互感器接线,都具有防铁磁谐振功能。如在采用时,两者的容量和防铁磁谐振功能都能够满足要求的话,笔者认为采用一体化的电压互感器就更有优点一些。体积小,占地少,价格稍稍便宜。安装及接线简单方便,二次接线已在工厂完成,在现场安装及检修时接线和极性不会出错。

交流异步电机软起动及优化节能控制技术全面分析与研究

发布日期:2009-7-6 12:11:06 (阅166次) 关键词: 软起动 节能运行 异步电动机

摘 要:本文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和优化节能运行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异步电动机起动和运行的综合控制方案。并研制成功了智能马达优化控制器(IMOC)。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 软起动 节能运行 智能马达优化控制器。 1 前 言

目前在工矿企业中使用着大量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包括380V/660V低压电动机和3KV/6KV中压电动机),有相当多的异步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还处于非经济运行的状态,白白地浪费掉大量的电能。究其原因,大致是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

①由于大部分电机采用直接起动方式,除了造成对电网及拖动系统的冲击和事故之外,8~10倍的起动电流造成巨大的能量损耗。

②在进行电动机容量选配时,往往片面追求大的安全余量,且层层加码,结果使电动机容量过大,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导致电动机偏离最佳工况点,运行效率和功率因数降低。

③从电动机拖动的生产机械自身的运行经济性考虑,往往要求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变压、变速调节能力,若用定速定压拖动,势必造成大量的额外电能损失。

电动机的非经济运行情况,早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制定和修定了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12497-1995)。希望依此来规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经济运行,国标的发布对低压电动机的经济运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中压电动机则收效甚微。其原因是:

(1)中压电动机一般容量较大,一旦发生故障,其影响也大,因此对节电措施的可靠性的要求就更高;

(2)中压电动机节电措施受电力电子功率器件耐压水平的限制,节电产品的开发在技术上难度更大一些。

到目前为上,国内尚无成型的中压电动机软起动和节电运行的产品面市。

2 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

由于工业生产机械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电动机的起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求电动机有足够大的,并且能平稳提升的起动转矩和符合要求的机械特性曲线;

②尽可能小的起动电流;

③起动设备尽可能简单、经济、可靠,起动操作方便;

④起动过程中的功率消耗应尽可能的少。根据以上相互矛盾的要求和电网的实际情况,通常采用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额定电压下的直接起动方式,另一种是降压起动方式。

2.1 直接起动的危害

直接起动是最简单的起动方式,起动时通过闸刀或接触器将电动机直接接到电网上。直接起动的优点是起动设备简单,起动速度快。但是直接起动的危害很大;

①电网冲击:过大的起动电流(空载起动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4~7倍,带载起动时可达8~10倍或更大),会造成电网电压下降,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使欠压保护动作,造成设备的有害跳闸。同时过大的起动电流会使电机绕组发热,从而加速绝缘老化,影响电机寿命。

②机械冲击:过大的冲击转矩往往造成电动机转子笼条、端环断裂和定子端部绕组绝缘磨损,导致击穿烧机;转轴扭曲,联轴节、传动齿轮损伤和皮带撕裂等。

③对生产机械造成冲击:起动过程中的压力突变往往造成泵系统管道、阀门的损伤,缩短使用寿命;影响传动精度,甚至影响正常的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