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坝体应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附录三 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坝体应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49e7d244afe04a1b171de9e

附录三 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坝体应力

一、说明

混凝土重力坝一般均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坝的应力指标并设计断面,所以本附录仍列入该法的有关计算公式,至于电子计算机的程序另见本规范参考资料。 本法假定坝体各水平截面上的垂直正应力受压公式来确定

?y呈直线分布,

因此,可以按材料力学中的偏心

?y,然后依次应用平衡条件确定剪应力?,水平正应力?x以及主应力?z1,

?z2和其方向。

作用在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通常呈折线形分布(附图6a),这个图形,可分解为一个在全

截面上呈梯形(或三角形)分布的图形(附图6b)和一些在上游部分呈局部三角形或矩形分布的图形,如附图6c、d、e。当扬压力沿全截面呈直线分布时(即附图6b所示情况),其所产生的应力为:

?x??y??pv ??0

附图6

pv为计算点的扬压力,因此,这种扬压力所产生的应力可以不必专门计算,只须先不考虑扬压力的影响,确定各点上的应力?x,

?y及?,然后在正应力中扣去扬压力pv即可,对于仅

作用在截面局部部分上的扬压力(渗透压力),则必须作专门计算,以确定其所产生的应力。 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坝体应力时,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y为垂直轴,以向下为正,x为水平轴,以向上游为正,原点取在计算截面与下游坝面的交点上(附图7),其余所用符号如下:

T——坝体计算截面沿上、下游方向的长度; n——上游坝坡,n=tg?s; m——下游坝坡,m=tg?xi; ?h——混凝土容重;

?、??——上、下游水的容重(??在数值上常等于?);

p、p?——计算截面在上、下游坝面所受的水压力(如有泥沙压力时应计入在内);

py、py?——计算截面在上、下游坝面所受地震动水压力;

?——地震惯性力总系数,?=kHCzF以入乘混凝土重量W,即为地震惯性力,应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计算;

pvs、pvxi——计算截面在上、下游坝面处的扬压力;

??H——在上游的渗透压力(H为计算截面以上的上游水深,?为扬压力系数); ΣW——计算截面上全部垂直力的总和(包括坝体自重、水重、泥沙重及计算的扬压力等),以向下为正,对于实体重力坝,均切取单位宽度坝体为准(下同);

ΣP——计算截面上全部水平推力的总和(包括水压力、泥沙压力和地震水压力等),以指向上游为正;

ΣM——计算截面上全部垂直力及水平力对于计算截面形心的力矩的总和,以使上游面产生压应力者为正;

其他符号将在宽缝重力坝计算中再加说明。 二、实体重力坝的计算

1.计算实体重力坝应力的基本公式 (1)实体重力坝坝面应力公式:

s?y? 上游面垂直正应力

∑W6∑M?TT2

(附29)

下游面垂直正应力

xi?y?∑W6∑M?TT2

(附30)

ss??(p?p??)n yy 上游面剪应力

(附31)

xixi????(?y?p?py)m 下游面剪应力

(附32)

上游面水平正应力

ss2??(p?p)?(p?p??)nxyyy

(附33)

下游面水平正应力

?xi?)?(?xi?)m2 (附34) x?(p??pyy?p??py 上游面主应力

2s2?s?(1?n)??n(p?py) (附35) z1y?sz2?p?py (附36)

下游面主应力

2xi2???zxi1?(1?m)?y?m(p?py) (附37)

???zxi2?p?py (附38)

以上公式(附31)~(附38)适用于无扬压力作用的情况。当截面上有扬压力作用时,应分别

采用下列公式:

s?s?(p?py?pvs??y)n (附31)? xixi?xi?(?y?p??p?y?pv)m (附32)? ss?x?(p?py?pvs)?(p?py?pvs??y)n2 (附33)?

xixixi2???xxi?(p??p??p)?(??p?p?p)myvyyv (附34)?

s?zs1?(1?n2)?y?n2(p?py?pvs) (附35)?

?zs2?p?py?pvs (附36)?

2xi2xi???zxi?(1?m)??m(p?p?p1yyv) (附37)?

xi???zxi2?p?py?pv (附38)?

对于较低或次要的坝体,只须计算坝面上的应力已足够,坝体内部各点的应力可用插入法估算。

(2)实体重力坝内部各点应力公式: ①垂直正应力

?y的公式:

?y?a?bx (附39)

a?∑W6∑M?TT2 (附40)

b?12∑MT3 (附41)

②剪应力?的公式:

??a1?b1x?c1x2 (附42)

a1??xi (附43)

b1?bm??a??h?y (附44)

c1?1?b2?y (附45)

?a?b式中 ?y,?y为a和b沿y的变率,可在离开计算截面不远处,另取一截面,计算其上的a

和b值,然后计算

?a?a?b?b?,??y?y?y?y。

③水平正应力?x的公式:

?x?a2?b2x?c2x2?d2x3 (附46)

a2??xxi (附47)

b2?b1m??a1???h?y (附48)

1?b12?y (附49)

c2?c1m?d2?1?c13?y (附50)

式中 a1、b1、c1——剪应力公式中的三个系数,见公式(附43)~(附45);

?a1?b1?c1?y、?y、?y——a1、b1及c1沿y的变率,也可在离开计算截面不远处,另取一截面,计?a1?a1?b1?b1?c1?c1?,?,??y?y?y?y?y?y。 算其上的a1、b1及c1,然后计算

以上所列出的剪应力?及水平正应力?x的计算公式适用于计算无扬压力作用的情况。当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