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郑伯克段于鄢》学案含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郑伯克段于鄢》学案含答案-最新学习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4f0987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

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宣祖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宣祖由是待以宗分。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获全活者众。淮南平,调补渭州军判官。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表为掌书记。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茵(几层垫子)地坐堂中,炽碳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剥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新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权三司使赵王 比 廉得之以闻。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

淳化(宋太宗年号)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遗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驰传抚问,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七月卒,年七十一。

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向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因出涕,左右感动。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获盗百余,当弃市 当:判罪。

B.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 鞠:审讯。 C.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向:连续。 D.令遣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 致:归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以老衰久病,令遗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因出涕,左右感动

第 - 3 - 页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普精明老练、才智过人的一组是 ①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②宣祖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 ③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鞠之,获全活者众 ④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剥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⑤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 ⑥普亦倾竟自效,尽忠国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赵普辅佐太祖、太宗两朝君主,对北宋王朝起了重要的作用。故赵普死后,君臣震惊,深表哀悼。

B.赵普任军事判官时,曾对已审之案表示怀疑并直言上谏请求复审,最终保全了许多无罪者的生命。

C.赵普生性沉厚寡言,但却精明老练,才智过人,深得太祖敬重。太祖曾约晋王在风雪夜到赵普家中与之共商攻伐之计。

D.赵普也有缺点,处理政务独断专横,并贪于财货。曾不顾政府禁令,派亲信小臣去购买修房木材,所以朝中大臣多嫉恨他。

【参考答案】

自学交流

三、正字音

寤(wù)生 遂恶(wù)之 亟(qì)请于 巌(yán)邑

虢(guó)叔 佗(tā)邑 祭(zhài)仲 百雉(zhì) 参国之一(sān)廪延(lǐn) 遗(wèi)之 其乐泄泄(yì) 施(yì)及 不匮(kuì) 四、通假字:

大(太)叔 佗(他)邑 辟(避)害 无庸(用) 寘(置)姜氏于城颖 阙(掘)地及泉 永锡(赐)尔类

五、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形使动,使……受惊吓)

2、今京不度(名动,合法度) .,非制也,君将不堪。3、夫人将启(为动,为……开启) .之。

4、段不弟.,故不言弟(名动,像弟弟,又可解作合乎做弟弟的道理) 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名动,挖地道)

六、1虚词

(1)焉: A怎么 B于之 C呢

D这里,那里

(2)为 A担任 B被 C给,替

(1)国 A国家 B国都 (2)遗

七、判断句式

(3)诸 A各 B之于 (4)于 A从 B向

C属于,归于,归向 D到 E在 (5)之 实词 A赠送 B留下 (3)厌 A满足

A他 B这里 C这样 D提宾标志 E她 F的

G音节助,不译 H音节助,不译

B嫌 (4)爱 A宠爱 B爱惜

(一)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二)倒装句:全是宾语前置

课堂研读

1.答:第六段写了“克段”的具体事件。前面的段落写了矛盾的开端,即姜氏爱共叔段而恶庄公,然后写矛盾的激化,即共叔段扩张领土、庄公放纵,致使共叔段野心越来越大。这些段落不仅可以引出“克段”的结果,还能突出人物性格、心理。

2.答:庄公表面上的“忍让”,实际上是故意的放纵,有意“养成其恶”,让共叔段的野心泛滥,让世人看着他如何一步步叛乱,这样,庄公就可以明正言顺地攻打他,百姓也不会拥护他。所以庄公实际上早就暗怀杀机,只是时机未成熟。

3.点拨:从原文可从以下语句进行分析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公曰:“无庸,将自及。”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第 - 1 - 页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总括:【老谋深算、阴险狡诈】

答: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地而不给,可见其精明,深知其利害关系,“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被郑武公所灭,话中所含杀机,姜氏未必可知。求制不得而求京,这也在庄公意料之中,可见其老谋深算。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肆意扩张,臣下再三劝他约束共叔段,及早消除隐患,庄公光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决不是宽容,而是故意纵养其恶,后又说:“不义不昵,厚将崩。”对于共叔段自取灭亡的结局显得胸有成竹。当共叔段与姜密谋袭郑,完全暴露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认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举击败共叙段。庄公设下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工于心计。

4.答:【伪善伪孝】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

庄公幽禁姜氏,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不久就后悔了,这是因为其害怕蒙上不孝的名声,后听从颍考叔之见,在燧道中与姜氏相见,并赋诗说:“大隧到中,其乐也融融!”实足表现了其虚伪。

练习反馈

1.C(A共gōng叔段B繄yī我独无D亟qì请) 2.C(施,推广,延及。)

3.C(辟通避;锡通赐;阙通掘)

4.A(A为判断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5. 答案:A均为介词,在。B第一个等到;第二个到达。C第一个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代词,他,代指共叔段。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承接。

6. 答案:C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7. 答案:D公语之故,且告之(以)悔。

8. 答案:D(不是颍考叔挖掘地道,使郑庄公母子相见。而是庄公听取了颍考叔的意见,并采取行动。)

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