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3月月考试题 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京市101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3月月考试题 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0b507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8

在立法空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立法建议的尝试。

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建议 一、理由 1. 重要性:—— 2. 必要性: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数量少,公共图书馆选址远离人口密集区,公共图书馆设施陈旧缺乏管理……这些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 《国家公共图书馆法》昭示立法宗旨是传承人类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3. 紧迫性: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文化部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法制办收到送审稿后,多次书面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政府及专家意见,并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有关地方调研,会同文化部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已经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二、建议 调整立法工作计划,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列为优先制定的法律。 ①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帮助该小组阐述建议中的“重要性”。(2分)

②《国家公共图书馆法》为什么是文化部起草法律草案?(2分) 材料二:

2017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七十九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共图书馆法》从2001年开始酝酿到现在,历经十六载,许多图书馆人和学界专家对这部法律的出台都贡献了力量与智慧。“我有幸参与了公共图书馆立法不同时期的讨论,了解到立法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法律出台是各方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的结果。”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说。该法规定:国家要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网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根据当地人口规模、分布等因素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并通过固定馆舍和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怎样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

- 5 -

并说明理由? (10分)

材料三图书馆走向数字化

图书馆数字化,智慧生活触手可及,在浙江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开设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又名“城市书房”,位于浣沙路的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一楼。“城市书房”面积130余平方米,有阅览座位80余个,配有自助借还机,并且无线网络全覆盖。“城市书房”管理人员胡芳介绍。这里全天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服务,为24小时全开放、全自助,服务模式。馆内配有中外文学、健康养生、投资理财等各类图书万余册。杭州市民凭二代身份证、市民卡、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通用借书证即可刷卡进入。

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梁亮说,“希望这样一间出现在杭州闹市街头的小小书房,可以为更多喜欢读书的人们带去慰藉,为杭州这座书香型城市增添一道温暖的色彩。公共图书馆是人民获取精神食粮、增长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数字化的发展,不仅为公共图书馆这种公益性的文化提升品质,也为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3)以“数字图书馆让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题,从经济生活角度写一篇150左右的短文。(10分)

材料四走进图书馆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 第七条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为什么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6分)

39. (12分)从日不落帝国时代到美利坚时代,再到今天群雄逐鹿时代。成就前两者也造就后者的“全球化”真的与当今世界渐行渐远吗?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似乎正汹涌而出。并且从收益于全球化最多的欧美大陆向世界蔓延。

100多年来,围绕全球化的争议一直起起伏伏,尤其伴随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技术进步带来就业相对减少,资本和劳动间收益差距的不断扩大,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运作带来巨大风险;但其带给人类的福祉却也有目共睹,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所未有地使不同国家产生利益交织,各个国家在这个相互联通的网络里形成了更大的相互依赖和更多的共同利益。

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1月批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板和洗衣机征收高额关税,美国已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付诸实施。当欧美重新思考甚至怀疑全球化的时候,中国等新兴

- 6 -

经济体国家怎么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12分)

40. (32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牧交错带是农、牧交汇的过渡地带,中国历史上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陇西地区、银川和河套平原全部置于秦的版图之内,设置郡县,鼓励屯垦,以戍边屯垦和移民富边的形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垦种植业活动,农牧界线向西北方向大大推进。到两汉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为缓解人口压力,继续推行“移民富边”政策,农垦达到高潮,农牧界线曾一度北移到阴山以北。东汉后期,由于停止移民屯垦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农牧界线曾向南推移,使草原和森林植被有所恢复,牧区范围有所扩大。唐宋时期统治者为巩固边防、充实国库和边防屯田自给,推行“军垦和民垦”,奖励耕垦,在唐代中叶以后农牧地区分界线又向北推移。两宋以至元代,本区移民数量和开垦规模都较小,农牧界线大体在今陕北与内蒙古之间。明代为设防固守边疆,组织军士和平民屯田,进行大规模屯垦,清代人口剧增,迫于人口压力,允许人民到内蒙地区自由垦殖,农田又发展到阴山以北。

——苏志珠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之探讨》

龙庆峡,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素有“小满江”、“小三峡”之称,堪称“塞

- 7 -

外一绝”。2013年以来,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韩中文化友好协会携手,共同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参与了“冰雪情——中韩缘文化节”、“龙庆峡杯——中华缘大赛”和“心连心——中韩模范青少年互访”等双向交流活动,为推动中韩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贡献了积极力量,在中韩两国树立了良好口碑,同时也成为了韩国民众最喜爱的中国著名景区之一。

(4)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什么要参与这些交流活动。(10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