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3cc9a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fb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训练

1.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解答】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选C.

2. 唐宪宗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唐室中兴”的盛况。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是( ) A.镇压农民起义 B.中央放权 C.镇压安史之乱 D.分封制的实行

【解答】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是镇压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选C.

3. 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 A.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B.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 C.科举制的创立

1 /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D.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解答】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科举制的创立与唐朝的灭亡无关.故选C.

4. 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A.唐玄宗不理朝政,任用奸臣 B.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C.政治腐败,享乐之风盛行 D.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草

【解答】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励精图治,锐意改草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选D.

5. 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解答】依据“安禄山”可知,与安史之乱有关.唐玄宗统治后期,他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称为“安史之乱”.唐朝社会从此由盛转衰.故这位皇帝是唐玄宗.故选D.

2 /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6. 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 )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A.陈胜、吴广 B.绿林 C.黄巾 D.黄巢

【解答】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故选D.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 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解答】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故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是错误的.故选D.

8.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解答】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故选A.

9. 七年级某历史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3 /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解答】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黄巢领导了唐末农民起义;朱温灭掉了唐朝;安史之乱与黄巢、朱温无关.故选C.

10.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被镇压 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解答】907年梁王朱温逼唐昭宣帝退位建立后梁,标志唐朝的灭亡.故选C.

11. 唐末的皇帝都是昏庸之辈,生活上极端奢侈,只管游乐挥霍,官僚们又贪污受贿成风,政治黑暗。由于对藩镇和边疆各族的支出,官僚机构膨胀以及统治集团生活奢侈等原因,致使府库空虚。为了维持统治集团的需要,政府对人民不断加税,一些地主又把赋税以各种形式转嫁到农民头上,加之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至唐朝末年,已出现”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锥之地的局面。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大宗十三年(859)十二月,浙东农民在裘莆的领导下发动起义,之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转战南北,历时十年,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中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唐朝后期政治黑暗,政府空虚。( ) (2)唐朝末年人民无以为生,纷纷爆发起义。( ) (3)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 (4)唐朝末年起义被镇压后割据势力进一步扩大。( ) (5)907年,朱全忠建立后梁,定都汴梁。 (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