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表格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表格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9a809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c1

课题 备课项目 课标 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区域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 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1.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

难点 和提高。 2.教学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实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学学生对议论文知之甚少,但能够利用工具书解决生疏字词。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自己的情 生活体验体会格物致知中孕育的道理。。 分2.在理解文中关于“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等富含哲理的语句上,析 发表即席讲话及练笔上存在问题,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 策略。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根深蒂固、持之以恒、袖手旁观)的音、形、义。 教2.通过朗读读训练,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实质,整学 目体把握课文内容。 3.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在练笔训练中,能够采用论点,标 论据充分,有理有据。 4.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教师活动设计 一、构建动场: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2

最近几年有几件事大家议论纷纷,北大学子卖猪肉就是其中一件,国外的许多专家也反映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探索、不会创新,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 同探讨这个问题,学习丁肇中的《应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提出朗读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标注生疏字词 3. 利用工具书解决生疏字词 让学生明确: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立 大学。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 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科学硕 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 士学位。1963 年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 员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 到1969年。1971年丁肇中带领他的研究 小组开始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 实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 (知)。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终于在1974年8月第一次觉察到一种新 学》。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粒子存在的迹象,其质量约为质子的三 3

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倍。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国西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了,于是丁教授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新发现,并将新粒子命 名为J粒子。1976年发现J 粒子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学生活动一】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疏字词,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 【设计意图】完成教学目标1.学生自觉运( )瞭望( ) 缅怀( ) 用工具书,积..2.解释下面词语。 1.解释下列词语。 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