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c651b8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21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结构。 (2)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5)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6)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a、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1、质量 c、单位:kg、g、mg

d、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

概念 a、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b、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 c、 公式:ρ=m/v

33

d、单位:kg /m 、 g /cm

e、物理意义:

质 a、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

量b、使用: 1、天平 和a、测固体质量

密b、测液体质量 实验 2、测质量 度c、特殊测量 a、测固体密度

3、测密度 b、测液体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应用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 1 -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 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4.我们知道:“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请你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谈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二、复习内容

1、物质:(1)组成:分子、原子

(2)原子结构:原子核、和外电子 (3)固、液、气宏观及微观特点

2、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

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2 -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质量的测量】

(1)直接测量质量: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如:铁、铜、木、蜡块等。

(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 先测量m器 。② 再测量m总。③ 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

【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3、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 cm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测质量算体积。 三、复习过程

3

3

- 3 -

例1: (钦州市200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

例2: (2006年桂林市)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 量是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3 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 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58.2克 C 58.8克

B. 57.3克 D. 58.4克

g 0 1 2 图5

3 4 分析与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盘内砝码质量为50g+5g+2g-57g。确定游码指示的刻度值要弄清两点:其一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其二,观察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应当看其从0到游码左端所对准的数。从图中可见:此题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为0.2克,游码左端与1.4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57g+1.4克=58.4克,选项D正确。

点评: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

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四、堂上练习

1、(吉林省2006年)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

A 一枚大头针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D 一只羊

2、(广东省2006年)如图1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

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3、(芜湖市2006)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