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5e9f3020740be1e650e9aec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与《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

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的机关报。社长兼主编陈少白。 《中》每日4开两张,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与评论为主。

创刊之初,言论并不激进。从1900年8月起,开始登载排满文章,且言论激烈。主要宣传内容为反清、提倡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斗争,与保皇党的报刊进行论战等。在反种族压迫、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宣传上,该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版式上,《中国日报》也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它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题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的报纸。 因此,《中国日报》被国民党报人称为“党报元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报》不仅是宣传机关,还是革命党南方党务军务的总机关,兼宣传与组织双重功能。

《中》出版两月后,又出版约一年的《中国旬报》。《旬报》的“杂俎”专栏改名“鼓吹录”并入《日报》,成为《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我国最早的副刊之一。 《中国日报》的出版改变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方式,并使革命的宣传从此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阶段。 第二节.上海等地区的革命报刊 1.《苏报》案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由胡璋经营。后因经营不善,于1900年售予陈范。

陈范接手《苏报》的初期,《苏报》言论同情变法,1902年以后,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陈范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同情改良逐渐转向同情革命。 1902年冬,《苏报》专辟“学界风潮”栏目,报道并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从此为学界所关注。

1903年5月27日,陈范正式聘请爱国学社的章士钊担任主笔。此时《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社的机关报。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每天的《苏报》几乎都会发表一些言词犀利、宣传革命的政论文章。 1903年6月9日,《苏报》在“新书介绍”栏中热情介绍了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10日又发表章太炎的《<革命军>序》。6月29日,发表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驳斥康有为只可保皇立宪,不可革命的论调。并在文中称光绪帝为“载湉小丑”。

这些大张旗鼓的革命宣传与激烈的言论,震撼了全国,也触怒了清廷,清政府决心镇压革命党人。6月30日,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等人,邹容自动投案。此时由于章士钊未列入黑名单,所以仍在主编《苏报》,同时还发表了章太炎在狱中所写的《狱中答新闻报记者》。7月7日,《苏报》被封。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要求引渡二人。上海租界当局一方面为维护治外法权,一方面也迫于舆论,不敢将二人引渡给清廷,故组成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对此案进行会审。

当年12月24日,判决章、邹永远监禁。由于受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1904

年5月改判章监禁三年,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革命派报刊声望大增。

2.“沈荩案”

1903年初,记者沈荩将探访所得清政府与沙俄的密约公布于报纸,由此使拒俄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7月19日,清政府将沈荩拘捕,慈禧下令杖毙,造成骇人听闻的“沈荩案”

此时震惊中外,革命派曾在上海举行数百人参加的追悼会,表示抗议。外报的舆论反响也很强烈。 同时,这件事的发生间接影响到了对“苏报案”的处理,它使清政府引渡和处死章、邹的要求遭到拒绝。 3.《国民日日报》

1903年8月7日,章士钊等创办。此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办报方针,被称为“《苏报》第二”。但因内部矛盾,1903年12月1日自动停刊。 4.《警钟日报》

前身为1903年12月15日“对俄同志会”创办的《俄事警文》日报,蔡元培主编,为拒俄运动作宣传工作。

1904年2月26日,改为《警钟日报》,以抵制外侮恢复国权为宣传宗旨。 1905年3月25日被强行封禁。 5.《中国白话报》

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林白水主编。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用白话进行革命宣传。该刊特点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宣传政治、报道时事。 1904年10月8日停刊。 6.《中国女报》

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刊,秋瑾自任主编和发行人。

《中国女报》以白话为文,月刊。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为宗旨。

此报虽然仅出版两期,但在新闻史与妇女运动史上却有其积极意义。 7.《神州日报》

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张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社长于右任,总主笔杨笃生。 该报日出对开3大张,广告与文字各占一半。

此报鉴于《苏报》被禁的教训,不明言革命。采用旁敲侧击、迂回宣传的方式,新闻报道主张“有文必录”。但其革命倾向极为明显。 创刊不久《神州日报》就成为当时上海最畅销的报纸。

不过于仅主持该报80天,就因报馆失火,人事失和而宣布辞职。《神州》由他人接办。一年后杨笃生也离开报社。此后《神州》与革命组织的关系不及前期密切。 民国后,这张报纸几易其主,前后历时40年,虽仍以《神州日报》为名,但宗旨已与昔日传播革命思想的《神州日报》大相径庭。 8.“竖三民” 1《民呼日报》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自任社长,范光启、徐血儿、戴天仇等人撰述。以“为民请命,大声疾呼”为宗旨,言论比《神州》激烈。该报批评时政,

抨击贪官污吏,揭露官场黑幕,故而引起当权者的仇恨。于右任遭陕甘官吏的诬告,被捕入狱。《民呼日报》也于1909年8月14日被迫停刊。 2《民吁日报》

1909年10月3日在上海创刊,实际负责人仍是于右任。但由于他被租界当局驱逐,不能公开出面,所以形式发行人朱少屏,社长范光启。 《民吁日报》创刊时,正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到中国。《民吁》连苏发表报道、评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行径。伊藤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民吁》连续发表数十篇报道和评论,对安重根的行为表示赞赏与歌颂。日本驻沪领事要求上海道查处,上海道遂与租界勾结,查封了该报。《民吁日报》前后仅出版48天。 3《民立报》

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法租界创办。社长于右任。 1911年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也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点。

此时该报人才济济,宋教仁被于右任聘为总主笔,是主要的社论撰写人,并由此名噪一时,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当时以“四捷”著称的陈其美以及近代著名的报刊评论家张季鸾也都参加过该报的工作,并在这个时期显示了他们的才能。

同时该报还很重视国际新闻的报道,聘请了一些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做他们的兼职记者。

该报创刊之初,较为稳健内敛,站稳脚跟后,言论转趋激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竭力封锁消息。但仅隔两天,《民立报》便用极大篇幅对起义进程进行了报道,同时发表有关时局的短评。读者竞相购买,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报纸。 《民立报》出至1913年9月4日停刊。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报均以“民”字开头,又同为于右任所创办,在实践上蝉联,性质相同,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9.“大江报”案

1910年12月14日詹大悲与人合伙在汉口创办《大江白话报》。后因报纸报道英国人打死中国车夫,报纸出资人收回资金退出报社。詹大悲遂自筹资金,于1911年1日改出《大江报》。詹大悲为主编,何海鸣任副主编。

《大江报》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1911年7月,该报发表了两篇是它享誉一时的评论:何海鸣撰写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撰写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短文,倡言革命,标题新奇有刺激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清政府出动军警,查封报纸,捉拿主编。《大江报》被迫停刊,詹大悲等也被判刑。史称“大江报案”。 第三节.《大公报》与《时报》 1.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于天津,英敛之任总负责人,兼编辑、撰述、发行等工作。《大公报》是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虽借助外国势力,但对洋人毫无媚骨。英信仰天主教,但对洋教士在中国的霸道非常反感;他提倡宗教救国,但强调不能做洋人的附属品。

《大公报》在华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第一是它敢言;第二

是它注重报纸内容的严肃性;第三是它敢于为穷苦人说话。它还经常发表一些用白话写作的新闻和论说,很适合下层人民阅读。此外《大公报》表现出的爱国热情,也是它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个原因。

然而这一阶段的《大公报》在反对革命上是与保皇派相通的。其崇洋尤其是亲法倾向也十分明显。 2.《时报》

1904年6月12日狄楚青奉康有为之命创刊于上海,新闻编辑由陈景韩、雷奋、包天笑等负责。是近代报纸中较有影响的全国性大报。 初期《时报》是康梁在国内重要的舆论阵地。后来,《时报》并未热心改良宣传。辛亥革命后,由狄楚青独资经营。 狄楚青办《时报》,重在报刊业务上的革新。 1 在国内首创时评

《时报》设“国内大事”、“各埠要闻”和“本埠要闻”三个时评专栏,分别由陈景韩、雷奋和包天笑主持。这些时评栏目很有特色,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简洁明了的短评。短小精悍、形式多变、文字洗炼、可读性强,且适应时人的文化水平及对时事政治新闻的需求,在当时是很引人注目的业务改进。 2 发表创作和翻译的新小说

《时报》主张小说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益于社会,要起到开通风气的作用。这在当时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时报》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翻译介绍进中国。

3 版面和版式上的革新

《时报》首创对开报纸,并将报纸分为四个版面。 编排上力求醒目。使用不同字号,标题皆加以圈点。

这些改革和创新,受到读者、尤其是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对同时期国内报纸业务工作的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海外的革命报刊 1.《民报》

前身为留日学生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二十世纪之支那》是华兴会的机关报,1905年6月创刊,由宋教仁等主持。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后,华兴会领袖黄兴、宋教仁决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但在移交之前,遭到日本政府的查禁,不能再使用原刊物名称。同盟会决定改名《民报》出版。

于是,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的第一份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

《民报》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政论性刊物,它的宗旨是为革命运动建立理论基础。《民报》发刊辞中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从此《民报》致力于这一主义的宣传。设有论说、时评、纪事等栏目,并以刊登政论文章为主,此外还大量地介绍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各种新思潮,成为当时革命宣传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民报》是月刊,但每月出版日期不定,且经常脱期或中途停刊。主要撰稿人有章太炎、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宋教仁、黄侃等。 1910年2月,《民报》因发表鼓吹暗杀注意的《革命之心理》一文,被日本政府已破坏治安为借口封禁。

2.《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

1《民报》创刊第一期上,就发表汪精卫、陈天华的文章,矛头直指梁启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