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导游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梵宫导游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0bff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6

为大乘佛教的宗教和社会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响(如三论宗)。

第四幅油画称为《佛教东传图》,根据史书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经由中国西域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曾经夜梦“金人”,并于公元68年建立洛阳白马寺供养从西域请得的佛像、经卷、高僧。 第五幅 《西行求法图》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畏艰难前往印度等地西求佛法者代继不绝。他们在一路求学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沿途传播,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些艰苦卓绝的西行者,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尤其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东晋时的法显、唐朝时的玄奘、义净等人,他们被鲁迅赞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朝玄奘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当年前往那兰陀寺学经拜师五年,成为我国西行求法的代表人物,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图中所示就是玄奘当年在那兰陀寺与当地高僧辩经的场景。

第六幅 《八宗祖师图》

自隋唐时期起,中国佛教相继创立了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等八大宗派,其中,禅宗最富中国文化个性且影响深远,及至今日,禅净融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禅的思想是东西方文化共同接受的,我们说饮食和休息都可以是禅。佛家认为,吃得下、睡得着、笑得出是人生三大乐事,正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在佛教中,飞天就是代表了自在与欢乐。请大家抬头仰望,前廊厅顶部有16个造型各异的大型飞天,每一个长度都超过3米。传说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天歌神和天乐神,之后统称为“飞天”。 根据佛经记载,飞天只是指在天空,云层飞舞的天人,她们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飞天纹样随着不同时代,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北魏前期脸型圆胖,有女性还有男性,飘带较短;东西魏、北齐时期,面相趋于“秀骨清象”,至盛唐时期,飞天都是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更长,有的比人长二、三倍,凌空飘荡的质感非常自然流畅。照佛经的记载,飞天的职主要是礼拜供奉、散花施香、手持各种乐器演奏或舞蹈,所以,我们看,这里的飞天有的脚踏祥云,有的手捧香果,有的轻吹箫笛??,这些飞天采用的是“生漆脱胎”的造像工艺,这种工艺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它经久不蛀、光泽度好、不开裂、不变形,立体的灵山飞天,是在敦煌壁画平面飞天艺术基础上的新创造,是当代佛教艺术的新贡献。 现在,我们来到了梵宫的中心位置——塔厅。

塔厅高达45米,上下贯通,分为三层,这里营造的,是佛教中的“天界”。 在佛教中,“天”有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塔厅上下三层,分别象征这三界,分别是人们修善行可以达到的三种境界。最下一层的花塔,四周八个佛龛,代表第一层境界,即众生平等的境界;佛龛上方的伎乐天

形象,代表第二层境界,即众生愉悦的境界,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第三层境界,也就是至高境界,是众生心灵与智慧臻于纯净的境界,代表这一境界的,是蓝色的穹顶。佛经中常说,“智慧如海”,海为蓝色,所以塔厅的穹顶是蓝色。现实中的蓝海在我们脚下,智慧的蓝海,在我们的头顶上。俗话说,碧海连天,海天一色,我们头顶上的智慧蓝海,它也是月明星稀的夜空,蓝色的夜空中明星闪烁,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景象,受到启迪而大彻大悟,同样,当我们的心灵迷失的时候,仰望它,就能找到方向。

各位朋友,也许大家早就注意到了,整个梵宫,无论是恢弘的廊厅,还是神奇的塔厅,无论是高高的艺术穹顶,还是稳稳的油画底座,到处都是精美的木雕。整个梵宫的木雕面积,多达15000平方米,用去1400立方米的优质楠木,用了20多节火车车皮装运。这些木雕全部出自中国著名的木雕之乡——浙江东阳,这些木雕作品,在工艺手法上,继承和发扬了东阳木雕特有的风格,以平面浮雕为主,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不加彩绘,色泽清淡,保留了原木的天然纹理,格调高雅;在题材和内容上,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所有吉祥的图案和花纹,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所有最美好的道德寓意,可以说是中国吉祥文化和传统美德艺术的大集成。 现在,请您驻足仔细欣赏整个梵宫中精美的木雕艺术代表作——塔厅四周,分别为《净》、《信》、《孝》、《和》的四幅东阳木雕巨制。

佛教中的“净”,是指清净心,佛经上说,真实的功德就是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佛教中的“信”, 是指信心,信仰、真诚。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低到高依次表现的是汉、藏、傣族民众(三大语系)礼拜、参访、植树、放生、写经、讲经、飞天??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信仰形式及对佛教最高境界的向往。佛教是最讲“孝”道的宗教。在佛教看来,善是佛教的根本,而“百善孝为先”,图的上方可以看到佛陀为父抬棺的刻画,佛陀尚且如此,所以孝是众善的根本。如果没有孝道,就不能行善。“和” 是指和谐,以佛教的慈悲、平等精神,放下自我,与社会和自然和睦共处。正如大家期待的世界佛教论坛所倡导一样——和谐世界、众缘合和。 也许大家都看见了,巨幅木雕上方,有金光闪闪的大鸟,它们叫大鹏金翅鸟,是佛教的守护神,据说岳飞就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可见大鹏金翅鸟在中国民间,也是正义和忠孝的象征。

这四幅木雕,有一个总的主题,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务,相信“佛在人间”,“佛在人心”,强调“要学佛,先学做人”。

这四幅木雕,从形式到内容,从艺术到寓意,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特色,或者说佛教中国化的特色,揭示了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常识,这就是,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佛教早已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进入到了后廊厅。充分体现中国佛教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品,在灵山梵宫可以说无处不在,请看您身边,这些精美绝伦的莲花缸,缸面上生动的图案,讲述的是一个个佛教禅宗小故事。在整个廊厅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