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与重难点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与重难点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2c8c25bd64783e09122b9f

荣江学校 学案

主要特点 ① 失误 原因 ② ③ ④ 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 建国以来 。 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 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影响 调整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的建成结束了中 成就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英雄模范人物

(二)解析重、难点

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

中国共产党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表明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打开新局面,表现了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后渴望求强求富的心理。但它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凭热情和蛮干、瞎指挥,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大跃进运动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人民公社的最突出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⑤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②新兴的 工 业、 工业、 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两弹元勋” ;“铁人” ;“党的好干部” 等。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荣江学校 学案

原因 时间 年~ 年 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 ”的决定,成立“中 开始 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 、 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①学校 、工厂 “闹革命”。 ②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1967年1月,有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上海 动乱表现 过程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结果 造反派头头等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领导权的 。很快形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①1967年2月“ ”。 ② 年 月 日“九一三”事 抵制抗争 件,粉碎 集团。③ 和 主持工作,形势有了好转。 ④ 年四五运动。 年 月, 、 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 碎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性质 ① 被肆意践踏。② 遭受到破坏,造成巨大损失。 影响 ③ 遭到严重摧残。 教训

(二)解析重、难点

荣江学校 学案

什么叫“文化大革命”?为什么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哪些灾难?

“文化大革命”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的,但它不可能是一场任何意义上的革命,也绝不可能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文化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在落后的国家还有一个扫文盲的任务。显然,“文化大革命”在这里名不符实,所以打引号。它实际上是一场内乱,一场由领导者(即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党内“左”的错误思想有关,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左”的错误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有走资本主义复辟道路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掀起一派打倒另一派,冲击党政机关,导致全国动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教育事业遭严重摧残,带来诸多灾难。

第三单元 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 进行平反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__________ 方针。

③ 年,关于___ 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们认识到,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_____ 年底,地点:

3.主要内容:①思想上: 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的伟大决策。

荣江学校 学案

③组织上: 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的转折。

(2) 开端。

(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①1979年颁布了《 》。1982年,颁布了第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

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 的道

路迈进。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 ,

,我国逐渐向 迈进。

(二)解析重、难点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改革开对内 步 放 改革 背景 党的 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目的 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发展生产力。 开始时间 年,安徽 农民首先实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