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2eb5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6

1

活动内容:

(1) 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平分外角∠EAC,∠B=∠C.求证:AD∥BC

分析:要证明AD∥BC,只需证明“同位角相等”,即需证明∠DAE=∠B.

证明:∵∠EAC=∠B+∠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C(已知) ∴∠B=

1∠EAC(等式的性质) 2A E

D

∵AD平分∠EAC(已知) ∴∠DAE=

1∠EAC(角平分线的定义) 2B C

∴∠DAE=∠B(等量代换)

∴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呢?

这个题还可以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

证明:∵∠EAC=∠B+∠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C(已知)

∴∠C=

∠EAC(等式的性质)

∵AD平分∠EAC(已知)

∴∠DAC=∠EAC(角平分线的定义)

∴∠DAC=∠C(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还可以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证.

证明:∵∠EAC=∠B+∠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C(已知) ∴∠C=

1∠EAC(等式的性质) 21∠EAC 2∵AD平分∠EAC(已知) ∴∠DAC=

∴∠DAC=∠C(等量代换) ∵∠B+∠BAC+∠C=180° ∴∠B+∠BAC+∠DAC=180°

2

1

即:∠B+∠DAB=180°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② 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1是它的一个外角,E为边AC上一点,延长BC到D,连接DE.求证:∠1>∠2.

证明:∵∠1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1>∠AC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ACB是△CDE的一个外角(已知)

∴∠ACB>∠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2(不等式的性质) ③.如图,求证:(1)∠BDC>∠A.

(2)∠BDC=∠B+∠C+∠A.

A E D 2 C 1 B

F

如果点D在线段BC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

[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辅助线的作法及重要性,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证法一:(1)连接AD,并延长AD,如图,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

∴∠1>∠3.

∠2>∠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2>∠3+∠4(不等式的性质) 即:∠BDC>∠BAC.

2

1

(2)连结AD,并延长AD,如图.

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 ∴∠1=∠3+∠B

∠2=∠4+∠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2=∠3+∠4+∠B+∠C(等式的性质)即:∠BDC=∠B+∠C+∠BAC

证法二:(1)延长BD交AC于E(或延长CD交AB于E),如图. 则∠BDC是△CDE的一个外角.

∴∠BD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DEC是△ABE的一个外角(已作)

∴∠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DC>∠A(不等式的性质)

(2)延长BD交AC于E,则∠BDC是△DCE的一个外角.

∴∠BDC=∠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DEC是△ABE的一个外角

∴∠DE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DC=∠B+∠C+∠BAC(等量代换)

第四环节:课堂反思与小结 活动内容:

由学生自行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昨天我所在学校期中考试成绩,有个别同学考的不太理想,跟我发微信,自己在期中考试前已经非常努力的做题了,但最后的成绩却很差。部分家长也反映孩

2

1

子很努力,却始终考不出成绩,问到底如何才能学好物理?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讨论以下,努力和好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成绩?答案是否定地!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有学生24小时不断地学习就得保送清华北大;中国足球只要训练的足够刻苦,就一定能踢赢巴西;我作为老师只要足够的努力就能当上教育局局长?很显然,努力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在努力和结果之间,还有存在一桥梁,那就是方法。 高中生普遍认为物理难。一遇到多过程的物理问题头就疼,其实是因为他不会学物理。高中所有课程,每一门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需要大家根据这些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