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学与练第三分册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历史学与练第三分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75bd9b52ea551811a68704

第三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第五单元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学习目标

知识识记

(1)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建立后,先后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却长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2)文官体制:宋初汲取唐末以来的历史教训,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防范武将专权,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3)科举制的完善:宋朝实行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中期以后增加了策论考试。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度,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知识结构 建宋 朝 立的 时间:960年 经过: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 影响: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统一。 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创设目的:避免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确立枢密院、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军事上 中央设禁军,地方上设厢军和乡兵 采取更戍法,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 文 官措施 体 制 “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政治上 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 特点:皇帝总揽兵权,内重外轻,重文轻武。 积极方面:消除分裂割据的隐患,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用 消极方面: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现象,最终形成了北宋“积贫”局面。

1

制度: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宋代 改革 规则:创设“弥封”、“誊录”,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内容:宋初进士考试,主要以诗赋取人,中期废除“帖经”, 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 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 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科举制 度完善 历史 地位 释疑导读

第一目——宋朝的建立

本子目内容:北宋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1)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对北宋政局有何影响?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会合契丹兵向后周发动进攻,率军北上,在陈桥驿实施兵变计划,赵匡胤的部下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加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并率军回到京城开封,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陈桥兵变是典型的武将拥兵夺权,进一步暴露出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弊端。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防止唐末五代以来的武将夺权的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但矫枉过正,带来了新的弊端,造成官僚机构庞大,中央对地方统的过死,形成了国家积贫积弱的负面效应。 (2)为什么说宋朝的统一是不完全的?

宋朝建立后,逐步消灭了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以来中原江南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未能统一全国。在北宋之外,还有比宋版图还要大的辽朝,以及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吐蕃等几个较大的民族政权,因此北宋的统一不能与汉唐的统一同日而语。到南宋时,则有金朝雄据淮河、秦岭以北与宋并列,南宋只能偏安东南一隅。

(3)宋朝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两宋虽然未能统一全国,但却为11—13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为元朝的再次统一提供了条件。

经济上:宋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表现在传统农业的新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动的完成以及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政治上:文官政治取代了武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通过科举考试担任重要官职,形成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局面。文化上: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在科技方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发展,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颠峰状态。

我国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西方的一些学者也极力推崇宋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其名著《中国社会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中这样写道:“11—13世纪,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不仅是程度上的变化(如人口增加,生产

2

普遍发展,对内、对外贸易增长,等等),而且是性质变化。政治风尚、社会、阶级关系、军队、城乡关系、经济形势军与唐朝着各种实际的贵族帝国迥然不同。一个新世界诞生了,其基本特点已是近代中国的特点”。谢氏甚至用“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该书第五卷的标题。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海南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指出:“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第二目——文官体制

本子目内容:宋初制度创设的目的,北宋对军事、政治制度的调整;北宋对科举制度的完善。

(1)宋初皇帝是怎样收拢兵权的?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把他们调到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又陆续削弱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并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是禁军由“三衙”分掌。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和殿前司合称“三衙”,分掌禁军,但互不统属。“三衙”的主帅和主要禁军将领都由皇帝任免,只对皇帝负责。

二是统兵权与调遣权分离。“三衙”虽然分别掌握着禁军,但无权调遣军队。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遣权,但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三衙和枢密院相互牵制,兵权最终集中于皇帝手中。

三是使京城驻军同外地驻军保持均衡,称为“内外相制”, 保证皇帝牢牢控制全国军队。 四是兵和将分离。无论驻守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守外地的禁军,都必须经常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军队的将领也经常更换。这就杜绝了“将可私兵”局面的出现,武将不再可能率兵与朝廷和皇帝相抗衡了。

(2)宋初文人政治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汲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防止“陈桥兵变”历史重演,宋初统治者采取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在剥夺和削弱武将兵权的同时,重用文人,并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誓规。认为用文臣治理国家比用武将更让人放心,因为文人便于控制,无论其言行如何,都不能对统治产生危害。自此,“重文轻武”成为宋朝国策,随着科举取士门径的扩大,最终导致了文人官僚政治的确立。

(3)宋初是怎样重用文官的?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中央政府和地方重要官员,从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为了彻底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君弱臣强”的问题,宋太祖进行了一系列官僚制度方面的改革。①在中央,分割相权。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就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②在地方上,州的长官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还在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与知州互相牵制。为了防止知州权大难制,还制定了“三岁一易”的办法。③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所谓“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职”是授予某些有名望的官员一种虚衔。这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而真正负实际责任、有实际权力的是“差遣”,如刺史为官,知州为差遣,握地方权。这样,有利政府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

(4)如何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积极性:第一、宋初采取的“重文轻武”政策,有效地消除了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第二、有利于稳定政局和政权的平稳过渡;第三、促进了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第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弊端:一是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削弱。这些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

第三目——科举制的完善

本子目内容:北宋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评价。

(1)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度有哪些变化?

北宋的科举制度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考试制度、规则和考试内容都有较大变化。①科举考试分解试(州举行的考试)、省试(礼部举行的考试)和殿试三级。②殿试成为定制,对省试合格的举子,由皇帝亲临复试,进士及第者称“天子门生”。③考试规则上实施“弥封”、“誊录”等制度,防止徇私舞弊,保证公正和公平。④考试内容减少,废除了“帖经”,进士为最主要的科目,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唐朝一次录取的进士名额最多不过三四十人,而宋太宗以后,每次录取达五百人,有时多达千余人。⑥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哪里谢恩,不得称主考官为“恩师”、“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

(2)怎样评价宋朝科举制度?

一是宋代通过改革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限制了世家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削弱了门第血统关系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扩大了寒俊庶士及第仕进的机会;二是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三是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勤奋苦读的文化氛围。但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取士泛滥,录取人数太多,造成了官吏多而杂的局面,同时使“务虚言而废实用”的风气逐渐形成。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 “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太祖以和平的方式( )

A.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离间了禁军将领和士兵的关系 C.削弱了地方军队的力量 D.夺取了后周的政权

2.史书载:“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范祖禹《范太史集》)这种“制兵之法”开始于( )

A.汉朝 B. 隋 C. 唐朝 D. 宋朝

3.(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由此可见,宋初的政策重心在于( )

A.防止辽和西夏掠夺 B.防范武将拥兵自重

C.镇压国内农民起义 D.杜绝外戚宦官干政

4.北宋采取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其出发点是( )

A.加强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防范地方与军队勾结 C.削弱禁军中高级将领的兵权 D.防止将领拥兵对抗朝廷 5.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而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