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学与练第三分册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历史学与练第三分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75bd9b52ea551811a68704

本子目内容: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清的建立;明末的社会危机。 明朝宦官专权的根源是什么?有何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乱政,为害尤甚的有三个时期,东汉、中晚唐和明代,而明代的宦官专权时间之长、危害之深远超过前潮。明朝无论是宦官专权还是阁臣纷争,其根源是封建皇权绝对化的必然结果。朱元璋本人曾禁止内臣(宦官)干政,但他废除宰相、剪除功臣宿将后,只相信和重用整天侍奉他的宦官。在靖难之役中,因南京皇宫内臣向燕王提供情报,燕王旧邸宦官也参战,燕王朱棣一位家奴可靠,称帝后委以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军政大权,开启宦官干政之端。为了清除建文帝余党,还设立东厂,又亲宦官掌管。明朝中期有的皇帝不理朝政,或即位时年龄很小,这些都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面。

明朝宦官专权导致政治败坏,社会黑暗。与前朝相比,明朝宦官专权有如下特点: 第一、干预朝政。明朝皇帝处决政事的主要方式是批答票拟,在明朝中叶以后,有些皇帝无法承担每天阅读大量奏章的工作,“除亲批数本,皆秉笔内官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行。”(《明通鉴》卷九)于是宦官便有机会通过代批奏章来干预朝政。

第二、任免官员。宦官得势时,他们可以任免所有文武大臣包括内阁首辅及六部尚书,如宪宗时宦官梁芳“取中旨(诏令)授官,累数千人”,(《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又如熹宗时魏忠贤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遍置私人,更是气焰熏天了。

第三、监军统兵 。明代宦竖专权有异于前朝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通过直接担任军事指挥官来控制军权。永乐二年(1404年),“始命内臣出镇及监军管军”。(王世贞:《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三年(1405年),命郑和率兵两万下南洋,为将兵之始。英宗“土木之变”后,对宦官“各边防守之寄,益周于前。如各方面有险要者,俱设镇守太监、总兵官、巡抚都御史各一员”。 (陆容:《菽园杂记摘抄》卷五)

第四、操纵厂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衙门等特务机关是明代所独有的。宦官集团通过操纵厂卫来完成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的同时,也利用厂卫特殊的凌驾于三法司之上的侦查权、司法权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以说,宦官是时主之虎狼,而厂卫是宦官之爪牙。

第二目——明末农民起义

本子目内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所建立的政权。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的社会基础有什么不同?

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反叛,虽然目的都是推翻现政权,但却具有不同的性质。李自成依靠中小地主阶层(在华北其数量相当多)与贫寒之士,他占领地盘并设置治理机构。反之,张献忠位于大地主地区,依靠最贫苦的居民阶层,实行恐怖统治,地主富豪、朝廷命官均遭杀戮。张献忠痛恨奢侈,毁掉资源财富。他解放所有因经济状况而陷于劳役境地的人,建立女兵“婆子军”。四川富豪之家对张献忠的仇恨可想而知。清军抵达之时,他们竟组织反革命民团协助侵略者。(摘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三目——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

本子目内容:明朝灭亡;起义军失败;南明政权;清军入关后的统治。 (1)明长城为什么抵挡不了清军? 明长城虽说蜿蜒万里,但不过是明朝皇帝心里上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防御。明末朝纲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政权已被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长城又如何抵挡得了满清的铁骑;况且,满清此时又正处于兴起阶段,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外的东北全境,虎视眈眈地窥测中原,伺机长驱直入。

(2)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怎么回事? 吴三桂(1612-1678),明末驻山海关总兵。1644年4月,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李自成入京后,派降将唐通赉携白银5万两和吴三挂父亲的

45

亲笔书信,前去招降吴三桂。为保全自己在北京的财产和地位,吴曾意欲归顺闯王。后见各地地主纷纷组织武装反对农民军,还获悉大顺政权镇压明朝勋贵,父亲被追赃拷打,家产被查抄,爱妾陈圆圆被起义军首领纳为姬妾的消息后,便杀大顺使者,致书请睿亲王多尔衮,请求“合兵灭寇”,正好迎合清军进关人主中原的企望。多尔衮立刻率领清兵入关“助剿”。李自成得到吴三桂拒抚信息,于1644年5月27日亲率大军代和吴三桂大军战于山海关附近。2万清军骑兵从右冀闯袭农民军,农民军难以招架而溃散。战后,清军全部人关。李自成返回北京。 6月,放弃北京。吴三桂打着为“君父报仇”旗号,引清军进入北京。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明代中期以后的数朝皇帝多不亲理朝政,审阅、批复奏章,与文武百官沟通等事宜的办理经常交给( )

A.宰相 B.内阁 C.宦官 D.大臣 2.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历史却上演了一幕讽刺剧:明朝却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后人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朝(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继任皇帝不思进取 C.北部的边患日益严重 D.遭到西学思潮冲击 3. 观察下图,下列钱币出自明末农民起义政权的是( )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神宗之际,遂议开矿榷税。于是所在搜刮,日增岁溢出:上取一,下取二??;利则归下,怨则归上。所谓利之所在,害即随之者也。”([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文中的“下”是指( )

A.农民 B.地主 C.矿工 D.矿监税使 5.努尔哈赤和完颜阿骨打在历史上都建立过大金政权,从建立的时间看,其相距( ) A. 400多年 B.500多年 C.600多年 D.700多年 6.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在中国南方地区坚持了许多年的抗清斗争,他们所打的旗号是( )

A.大西政权 B.大顺政权 C.大汉政权 D.南明政权 7.“宁(远)锦(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明末] 李清《三垣笔记》)文中的“北兵”是指( )

A.后金军队 B.蒙古军队 C.倭寇 D.李自成起义军

46

8.直接推翻明王朝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吴三桂 D.李自成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纳闯王

清·万斯同 闯王来,城门开;

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我侪?

寒不得衣,饥不得食,还把钱粮日夜催??。

民畏重征不畏盗,自古如斯君莫惊。 寄予有司各守职,慎勿迫民使为贼。

问题 (1)“闯王”是指谁?

(2)盼望“闯王”到来的主要是何地什么阶层人的心态?

(3)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崇祯帝即位以后曾在罪己诏中把内外交困的处境,归结为“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虏乃三入,寇则七年”。([明]谈迁《国榷》)他企图革新图强,可是最后他还是落得煤山上吊自尽的悲惨下场。 问题:

(1)文中“虏”和“寇”分别是指什么?

(2)崇祯帝在“煤山上吊”发生于何年?有何影响。

(3)你认为崇祯帝最后落得“煤山自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25课 康乾盛世(上)

知识识记

47

(1)康乾盛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

(2)南书房:康熙时设立的内廷决策机构。为加强皇权,康熙皇帝在宫内设立南书房,召亲信翰林学士入内值班,侍从左右,已备顾问,进而参与机务,草拟诏令谕旨。

(3)军机处:雍正时期设立的朝廷中枢决策机构。初为应对西北战事而设立的临时机构,后来发展为常设机构。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召旨等,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

(4)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迫使俄国同意和谈,随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5)清朝巩固对西北统治:清初蒙古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反复叛乱,历经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平定。随后乾隆帝又出兵平定了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军政。

(6)清朝加强对西藏治理: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帝进一步提升驻藏大臣职权,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7)统一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郑氏政权统治台湾20余年;康熙中期,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

知识结构

康乾盛世:康、雍、乾统治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

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满族旧俗,掌握军国大事,皇帝无法轻易改变

内阁:清承明制设立的中枢机构,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清初 政治 南书房:康熙帝设立,以钳制议政王大臣权力,收权于内廷

时间:雍正帝设立,乾隆帝时加强 原因:应对西北战事需要

军机处 职能: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令等

成员:满汉大臣组成 作用:加强了皇权

沙俄于17世纪中叶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抗击沙俄 康熙时两次在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 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多民 历经康雍乾三朝平定准噶部叛乱 族国 巩固西北 乾隆时平定回部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当地军政 家巩 固和 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 发展 治理西藏 乾隆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乾隆实行金瓶掣签制,规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台湾回归 康熙时清军攻占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

释疑

48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