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9343c90c22590102029d9b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个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人民群众置身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而也间接地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要想研究社会科学,首先就要深入分析当时的历史主体,即人民群众。只有了解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以及实际活动,才能客观地了解社会现实,才能真正掌握社会科学方法。这也就是历史主体研究方法的来源。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反思历史时,我们会发现人民群众的活动对历史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3.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

5

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和例外发生的原因,把已有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

6

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三、 应用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到农业社会的史鉴、从早期欧洲的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个阶段对社会科学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认识基础之上,是对前者进行思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国情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地应用和发展完善着。

中共十八大面对公共领域的社会管理方面提出了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项政策性指导。这是分析了中国社会领域的实际情况,从具体地、历史地现实条件,现有的和可以科学预测的实际出发而提出来的方针。五项协同,是站在人

7

民的立场,明确公仆责任的具体体现,分别对待,各司其职,是考虑了矛盾的差异性,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的科学的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的践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证明了和即将证明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研究在中国的日趋完善。

四、 客观评价,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理论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实际,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哪一种真理是绝对的,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审视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中国化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力量,我们必须坚定科学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直面中国社会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验证,不断探索,充实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继而进一步应用于实践,让思维着的精神之花开遍大江南北。

参考文献:

1. 社会科学期刊查询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2. 社会科学简介 .学术期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