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求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求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a5a0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e

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从当今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在解决教育均衡化问题上所实施的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实现现代社会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显著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促进那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诸多的发展,但是我国在教育机会不均衡、过程不平衡、结果不平衡中的弊端愈显突出,进而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发展。例如,从省级单位来考量当下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呈现出以下特点:省级区域整体教育竞争力水平呈不平衡发展态势,整体得分不高,表现为教育竞争力平均得分低和中等得分水平以下的省区所占比重大,从空间分布上看,教育竞争力的区域非均衡性非常明显。在区域综合发展差距中,教育竞争力的差距是最重要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差异的“瓶颈”所在。这些教育竞争力等级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受到极大制约,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是地区差异扩大的首要原因。对于作为整体的国民教育而言,势必要求区域教育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中共同提高,但是区域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却制约着国民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同时制约教育结构的协调统一、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不均衡

发展导致了区域间教育权益、教育效益的不公平,加之区域问题容易和民族问题等因素产生诸多联系,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也影响了民族团结并对国家的稳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从区域教育均衡、城乡教育均衡、校际教育均衡、群体教育均衡四个维度来考查我国区域教育不均衡发展的 原因,教育均衡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而教师作为教育资源里最重要的要素,区域间在师资准入标准、师资继续培训与考核、教师待遇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教师专业化发展条件与程度的差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区域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概而言之,当下我国的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是服务于区域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这种区域教育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教育专业意识的缺位,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教师专业化能力:动态平衡的区域教育发展观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随着人们对教育价值之重要、教育功能之多维、教育活动之复杂的认识而提出的,从目前学术界讨论的情况看,它主要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

活动中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经验,灵活地应对教育情景,作出敏捷的教育行为反应,以促使学生能全面、主动、活泼地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技能。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考查教师专业知识,一般来说,主要指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两个大的知识体系。本体性知识一般也称为学科性知识,即为教师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作为其知识结构的重要框架,也就是“教什么”(what);条件性知识一般也称为教育科学知识,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也就是“怎么教”(how)。从另外一个维度考查,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包括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等因素在碰撞中的对话,在交融中的升华。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双专业性的职业。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模式的全面与系统的再建构,无疑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功发挥其长期效能,有效应对新世纪教师教育功能变迁与体制转型的捷径。那么,当下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两大瓶颈在于何处呢?

第一,教师资源的单向度流动造成区域间优质师资的不均衡。我们认为教师既作为公共教育产品,也作为公共教育的创生者,教师作为最具能动性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我国的教师资源配备的弊端在于:其一,教师的配备方式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采取行政调配制,用调令、派遣的方式把教师固定在某个学校,虽然随着

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现在已逐步形成了教师劳动力市场,但这种劳动力市场的调配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义务教育本质属性所制约下的均衡发展相关联,有必要更进一步地进行改革;其二,由于长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采用重点投资、重点发展的策略,以统一的尺度要求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建立窗口学校、设置名师工程,将有限资源进行政策性倾斜,从而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当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收入以及综合待遇的差距已经成为师资单向流动的主要成因之一。主要表现于,优质师资从农村单向流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单向流到发达地区、从薄弱学校单向流到优质学校,这样,农村、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就成为城市、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的优质师资的培养基地之~。这些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恰恰是原所在区域所应珍视、培养以引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这种不正常的单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进而导致区域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以,从长期发展来看,要使师资流动走向良性的轨道,必须通过提高农村教师、欠发达地区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乐意在这些地区工作,促进本区域或本学校的教育发展。 第二,教师专业化发展过于强调专业标准的一统性。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标准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以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