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知识清单(11.1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三年级下册知识清单(11.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daef47f5335a8103d22012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与技能清单

整理人:高春美、

第 一 单 元

一:概 述:

《游戏里的科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学生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科态度与习惯: 1、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三、学科知识:

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拉力和推力也有大小和方向;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2、天平是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了解主要结构包括托盘、指针盘、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

3、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4、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针是我们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四、综合运用 1、实验操作:

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天平的构造;工作原理;演示并讲解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天平

学生实验:“小车跑起来了”“小车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理解力的产生,力的大

小、方向,小车受力越大跑得越快;

“在地上拖动同学”感知摩擦力;“怎样使杠杆尺平衡” 理解有趣的平衡现象; “玩一玩磁铁”是学生发现磁铁的性质,认识磁铁的应用。

2、和生活的联系: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往下跑?怎样做不溜车;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纹路,鞋底的纹路是增大摩擦力的;冰刀、轴承是减小摩擦力的;冰箱门上的磁铁,指南针等都运用了磁铁的性质。能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 3、关注高科技:指南针的发明、卫星定位、增加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研究及办法;机械中的减震、防震技术。

第 二 单 元

一:概 述:

《太阳与时间》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并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了解计时工具发明的过程,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制作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收获发明创造的快乐。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学科态度与习惯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不迷信权威;

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4、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三、学科知识:

1、知道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岁;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2、知道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3、知道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4、知道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 四、综合运用

1、操作实验“影子游戏”揭秘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和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影子长短的变化”.认识一天太阳位置变化,引起影子长短位置变化; 会制作简单的日晷、沙漏或水漏,探寻古人如何计时。

2、生活中的科学:利用太阳辨认方向——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农民利用影子调节蔬菜大棚的温度。 3、关注高科技:了解当前人类对太阳的研究;了解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时工具。

第 三 单 元

一:概 述:

《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学科态度与习惯

1、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 愿意合作与交流。

2、关注新科技、新发明,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3、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学科知识:

1、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2、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

2、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及应用。 3、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如修理电器要断电、不能用湿手或湿毛巾擦灯泡(或带电器)、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不在高压线下放风筝、不要到高树下去避雨等。 四、综合运用

1、操作实验:“灯泡亮了”能用一些基本组件电池,灯泡、开关、导线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在电路中检测各种物体是否导电”使学生认识电的导体、绝缘体。

2、生活中的科学:认识家用电器,正确使用电器,知道电的危害以及安全用电常识,并应用于生活。

3、关注高科技: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热力发电、核电等

第 四 单 元

一:概 述:

《我们的身体》单元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领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学科态度与习惯

1、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健康负有责任,能够积极参加锻炼,够珍爱生命。 三、学科知识:

1、了解人体外部结构和内部主要器官,认识感觉器官的结构;了解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相互密切配合;

2、知道人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器官。

3、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相互密切配合,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了解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知道人体由206块骨组成,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运动的作用;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坐、立、走的姿势不正确会造成骨骼变形;

5、认识人体肩、肘、髋、腕、膝、踝六大关节;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在关节处可以活动。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关节更灵活,更牢固。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必要的防护,锻炼时不要用力过猛。

7、认识主要肌肉: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腓肠肌、腹肌;肌肉的两端分别长在不同的骨上。肌肉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牵动所连接的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