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密启 用 前- 首页- 天河部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绝 密启 用 前- 首页- 天河部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6f6e4bba58da0116d17493f

绝 密★启 用 前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生 物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70分)

注意事项:

1. 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第一卷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拭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2.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是

A.激素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酶的调节 D.神经调节 3.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C、H、O 乙 C、H、O、N、P 丙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丁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4.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

5.某科学家在蚯蚓体腔液中发现一种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绵羊红血细胞等细胞的蛋白质CCF—1。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CCF—1证明蚯蚓能产生细胞免疫 B.CCF—1可引起蚯蚓的过敏反应,抵抗外来细胞的入侵 C.CCF—l为蚯蚓B细胞分泌的抗体 D.CCF—1属于蚯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6.下表数据是A、B、C、D四种不同的树苗在不同溶液中的生长结果,其中受N、P元素影响最大的树苗是 植物 A B C D 2个月后的干重(g) 最初干重 (g) 只含水 含N、P不含K 含N、K不含P 含K、P不含N 含N、P、K 0.038 0.077 0.056 0.082 0.044 0.063 0.083 0.12 0.47 0.084 0.065 0.81 0.75 0.65 0.71 0.13 0.079 0.091 0.68 0.14 0.48 0.68 0.72 0.83 7.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1

8.用人工培养来培养圆褐固氮菌,当向无菌培养箱中充入氮气时,其固氮量和菌落大小比充入无菌空气时

A.少和小 B.多和小 C.少和大 D.多和大

9.2005年10月12日发射的“神州”六号飞船运载两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5天左右。在舱内,若水平放置一颗幼苗,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培养若干天后,根和茎的生长方向是 A. 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光生长 B.根杂乱生长;茎向光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10.下图表示生物的物质代谢示意图。对这一图解的解释,正确的是

淀粉 糖元 ① ②

葡萄糖 ③ 丙酮酸 ⑤ ⑥ 乳酸

CO2、H2O

A

酒精、CO2

A.在人体内,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能促进①、②过程

B.在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④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C.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⑥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D.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③过程称为无氧呼吸

11.下图中能反映某被子植物胚的发育初期DNA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DNA数量(相对值) DNA数量(相对值) DNA数量(相对值) DNA数量(相对值) 16 16 16 14 14 14 12 12 12 10 10 10 8 8 8 6 6 6 4 4 4 2 2 2 发育时间 O 发育时间 O 发育时间 发育时间 O A C D B

12.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淋巴因子

D.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3.为了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统计了大量数据,测得果实生长与呼吸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曲线A和B)。

在果实成熟后,若要得到高产,理论上应在什么时间内进行采摘( ) A.E~H B.G~P C.P~D D.D~C

14.下图是蛋白质工程流程图,关于蛋白质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6 14 12 10 8 6 4 2 O 2

A.蛋白质工程就是对天然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改造

B.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

C.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

D.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15.人体内的糖代谢不可能完成的是

A.生成CO2和水 B.合成糖元 C.转化成脂肪 D.转化成20种氨基酸 16.在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17.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结构中,糖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A.类囊体膜 B.线粒体外膜 C.细胞膜 D.滑面内质网膜 18.下列高等动物体内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皮肤生发层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胚胎干细胞 D.生殖细胞

19.渗透装置中,大烧杯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但不允许二糖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纯净的麦芽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又上升

20.人们平常食用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来自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21.若摘除成年鼠的脑垂体,可能会导致

A.生长激素浓度居高不下 B.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C.甲状腺活动减弱 D.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22.右图表示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的时期的统计数据,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2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是机体内能源的直接供应者

B.人体内ATP含量较多,保正了生命活动对能源的需要

C.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水解,也易形成 D.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后的产物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幼年的生物体中,不会有处于衰老状态的细胞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C.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生物体的衰老或死亡 D.多细胞生物每时每刻都有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25.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反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依次是 ①自养需氧 ②自养厌氧 ③、异养需氧 ④异养厌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①④ 26.下列不会出现在细胞质遗传中的是

A.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出现在同一植物个体 B.后代表现母本性状 C.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基因不能发生突变

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人在剧烈运动时,因为氧气的供应不充足,有少量的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关于乳酸的去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氧时直接参与有氧呼吸

B.在肝细胞中变为丙酮酸,在O2充足时进入线粒体完全氧化分解 C.在肝细胞中变为丙酮酸,形成肝糖元或葡萄糖

D.有极少量的乳酸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28.下列关于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只调节特定过程的速率,并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物质 B.激素能在破坏了细胞结构的组织匀浆中发挥作用 C.动物激素由细胞产生,有专门管道分泌到体液中

D.激素具有维持稳态,促进生长与发育,调节能量转换等方面的作用

29.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只有外显子,没有内含子

B.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一种转录开始的信号,即起始密码 C.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通常具有调控作用

D.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序列是位于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核苷酸序列 31.下图表达正确的是

32.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出土之前)中的吸水过程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吸水的特点如图所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而在第Ⅲ阶段O2的吸收就显著增加。下列有关种子萌发初期生理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吸水主要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有关 B.第Ⅱ阶段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C.第Ⅱ阶段吸水缓慢或基本停止 D.第Ⅲ阶段的干重最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