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福利、分工—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三大要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和谐、福利、分工—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三大要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0058926bec0975f465e24f

的基本要素就是能够在这个社会里公平地取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尔后才是考虑政治地位,文化权利等其他方面。人类之所以苦苦追寻一个理想世界的本质目的,就是通过某种途径,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甚至有享受)的最大可能。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并不考虑生产力的发达程度,而只是渴望在任何阶段,任何生产力水平下都获得相应范围内的最大可能。因而,和谐社会的诞生和存在,就必须建立在满足人们的这种渴望,即通过社会福利实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一)完善的福利制度使和谐的其他因素得到保证。我们讲,理想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有很多的元素,而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和谐分工和福利。对于和谐和分工而言,福利制度是它们能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因素。

孔子讲“天下大同”,说“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然后才是所谓“大同”。这中间所描述的就是一个具体化的福利保障。实质上在孔子的大同世界里,每一个成员,无论其年龄、种族、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如何,都必须得到他所处的这一社会的充分关注,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被社会供养的权力(建立在人人劳动的基础之上)。而之所以说福利是分工的保证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不应强调社会地位的差别,但必须强调社会角色的分工,在人们从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的时候,由于劳动所耗费的体力、精力、能力状况的不同,人们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必然要获得不同数量的报酬,

从而产生了不可避免但又是合理的差别(除非是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三大差别,社会产品满足到不因人脑去考虑的地步)。但是这样,假如不采取合理的福利制度,社会使一部分人由于对财富占用的欲望去从事不合适的工作,打乱了科学合理的分工,使分工不能顺利实现,那么和谐也就失去可能。

针对这一点,就要通过福利制度来保证,使每一个人享有的福利条件相同,可以消除当年老或疾病以及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下,不致于因工作时所获财富的不足而得不到社会平等的对待。

(二)福利制度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福利制度包括对社会成员的供养,但同时也包括对社会成员获得休假、奖励、补贴等制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生产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当获得基本生活资料已经不再是首要问题,而成为必然的条件后,供养就不再是福利制度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进而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要求的权利,而实际上,早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探索中,就明确提出了这种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在现今社会,随着各方面因素的进一步汇集,工人们又合理地提出了各方面的福利要求,而与此同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也认识到了完善的福利制度是保证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逐渐加大了对福利的投入,在北欧的一些国家,甚至建立了被称作“人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福利制度,这种制度确实极大的缓解了两大阶级的对立,

保证了社会的稳定。那就一个力图和谐的社会来说,福利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福利制度依赖于生产力水平,但不取决于生产力。很显然,要想实行高水平的福利制度就必然要求具有一个相当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只有社会生产力达到相当的高度,才能使社会生产出更多的每剩余产品,才能使对全体成员的供养成为可能。一定的福利水平依赖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超脱生产力的福利制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快速健康的发展,是不可取的。但是,福利制度以不完全取决于生产力水平,有其独立性。现今世界上福利水平最高,福利制度最完善的国家并不是最发达的国家。只有客观的分析本国现实,社会制度、民族传统、人种特点等,建立合理而科学的福利制度,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福利为社会成员而设的目的。 五、中国现代化条件下的和谐构建

2005年3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有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倡导也并未完全超脱人类几千年对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探索,反而正是继承并发展了人类文明史上积极有益的成果,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为建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美好社会,提出了新的规范和标准。作为对“和谐”的极力

推崇者,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构建,应该重点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明确建设方向。我们认为所谓的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经济生活的公平性,政治生活的秩序性,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自然的过度的承受了发展带来的压力,使人类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月越来越严峻,在和谐社会特征中加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三点也就构成了新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核。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六大特征实质上就是从这三大方面出发,并使之生动化,具体化。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建设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时候,必须从各个方面出发,全面地处理各种问题,把握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把全部社会元素都引导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上,真正体现全部元素的有机合理整合,创建真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先贤们设想理想世界的时候都基于力图“公有”这一起点,但由于历史和生产力原因,都没有能够实现。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则真正解决了这一起点问题。当然,同样由于生产力的原因,尤其是现阶段,我们并未达到那种高度。所以我们的创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制度上保证了全部人民享有社会资料所生产的全部成果。在分配上,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