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福利、分工—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三大要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和谐、福利、分工—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三大要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0058926bec0975f465e24f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又适应了社会分工的多样式,摒除了分配与劳动付出不一致的的消极要素,保证了社会人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但是,不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创建,还是分配制度的选择,其现实意义都必须落实到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上文讲过,人类之所以苦苦追寻一个理想世界的本质目的和衡量某一社会或某一制度是否优越的标准,就是通过某种途径,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甚至有享受)的最大可能。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并不考虑生产力的发达程度,而是渴望在任何发展阶段,任何生产力水平下,都能获得相应范围内的最大可能。所以,我们的社会要实现和谐,必须保证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生存、发展及基本享受的需要。 (三)找到影响和谐的焦点问题,运用现实手段加以解决。社会创建是抽象宏观的,而社会问题本身则是具体微观的,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社会问题解决的不好,都会严重的影响整体的面貌和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选择的原因,现实状况下,我国社会中有几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1. “三农问题”造成“类阶级”差别问题,迫切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农民是传统社会主体,人数众多。在人口构成上,占了最大的比例;在经济上,以土地为基本的生活来源;在政治构成上,与工人阶级并列为我国的两大阶级。也正是由于重要性

和特殊性,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两大阶级的和谐,根本无法谈及全社会和谐。 但是,恰恰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中,虽然“三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其它阶级阶层相比较,农民却获益最少,负担最重,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状况最不理想。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与城镇职工的比较中,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福利水平、教育质量、医疗条件、文化生活等几大方面,这就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类阶级”差别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妨害了社会公平,给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理想的和谐社会构建的巨大障碍。

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要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产条件;通过生产资料使用补偿,农业税费消减减轻农民负担;通过身份户籍制度的一体化改革,实现社会地位的公平化;通过加大对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补贴,促进农业与涉农产业的发展;通过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保证农民的养老和医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三农问题”造成“类阶级”差别问题,最终实现城乡的一体化。

2.社会公平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剥削,消灭了阶级压迫,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是平等的关系,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实行国家计划经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均。但是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了这种模式的不合理性。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教训下,我国逐渐

放弃了以往僵化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进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倾向,致使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问题。就明显的就是,社会公平遭到了严重伤害。主要表现在几个差距过大上,即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过大,区域差距过大等。而这些国大差距直接导致了在社会地位、教育就业、住房条件、发展机会等等各方面不平等,直接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要解决这一问题宏观上的必须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公平,切实落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二是要注重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实现对不公平现象的抑制,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保证所有人民平等合理的享有社会成果。

从微观角度来看,在就业上,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实现就业机会的社会公平;在教育上实现低收费,保证无论贫富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在行业规范上,消除本行业,尤其是国家垄断行业中的职工免费或低费用使用资源问题等等,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须途径。

3.社会保障保低层次问题。构建理想社会的三要素中,福利要素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理想社会的必须保证。而在对于社会的意义上社会保障制度与水平与福利制度一样,是社会和谐的社会的必须保证。但是,我国的现实状况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面不广泛,保障程度不公平,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尽快建设新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国有股减持,农民自愿投资加入等手段,充分扩大保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社会保证水平的提高,全力做到应保尽保,公平保障。

(四)加强和谐教育,建立对和谐社会的广泛认同。任何构建都离不开被设计者的参与,历代设想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全社会,全体人民中形成共同观念。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一定要改变空中楼阁的乌托邦式建设,坚持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发动全体人民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我们要始终注意宣传的方向,在教育倾向选择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使广大人民正确认识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行生活和学习,保持健康的社会发展指引,在享受和谐中创造和谐,在创建和谐中享受和谐;在思想认识上,促使全社会摒弃极端自私的心理状态,互爱互助,实现人人都为人人的生动局面;在社会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公平正义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民主法制成为全社会的准则。只有坚持这样,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会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的目标,形成社会合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加倍努力。 六、理想世界是过程的理想世界

其实,尽管我们可以沿着先贤的思维在人类理想社会构建上产生一些神圣的期待,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的是,这所有种设想的不可实现性。正如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上否定了空想的乌托邦世界一样,我们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