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高二年级地理学科选修5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金台区高二年级地理学科选修5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3faa6ab9f3f90f76c61bfb

金台区高二年级地理学科选修5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学校:石油中学 命题人:游鸿建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3题。 1.火山喷发(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下面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 )

A.雷电击毁建筑物 B.水俣病 C.大风吹折树木 D.氟骨病 4.火灾作为自然灾害能直接造成下列哪种资源的损毁?(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气候资源

据观测发现火星上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喷发的规模远远大于地球。据此回答 5~6题。 5.火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它属于( )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 河外星系 6.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问题 C.自然异变 D.致灾因子 7.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是( )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人员伤亡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8.下列受灾体的损毁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人员伤亡 B.社会失稳 C.资源破坏 D.文物古迹损坏 9.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财产的损失而言具有的特点是( ) A.滞后性和隐蔽性 B.长远性和超前性 C.广泛性和间接性 D.滞后性和地域性

10.能够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灾害强度 C.防抗灾能力 D.致灾因子 C.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D.交通发展,事故接连不断 11.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气象灾害的是 ( ) A.地震 B.风暴潮 C.干旱 D.泥石流 12.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13.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

A.副极地低压 B.反气旋 C.气旋 D.赤道低压 14.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A.台风、暴雨 B.暴雨、海啸 C.暴雨、滑坡 D.海啸、滑坡

15.洪水和雨涝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16~17题。 16.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7.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南方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18.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19-20题. 19.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 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 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

20.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

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灾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四川盆地西部地质构造分布图(甲图)。 材料三: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图(乙图)。

甲 乙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3)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2.(11分)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气象类灾害 地质类灾害 非洲 11.9 0.9 美洲 19.0 3.7 亚洲 27.1 7.8 欧洲 10.0 2.7 大洋洲 4.3 0.9 各类型统计 72.3 16.0

生物类灾害 各大洲统计 6.7 19.5 1.2 23.9 3.1 38.0 0.5 13.2 0.2 15.4 11.7 100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23.(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右面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1)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乙图中②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并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3)受风暴潮影响较大的部门有( )

①海洋运输 ②海水养殖 ③风力发电 ④海上石油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