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640b8d84868762caaed527

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内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应特性。(2)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中。(3)认识是辩证的过程。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4. 系统论的自然观相对于以前的自然观的特点是什么?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式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的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理论的内容;第四,系统材料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5. 为什么说系统观念是可以对自然界做统一理解的观念?

答:因为(1)系统观念以系统思维方式为主要方式,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2)系统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第二,认为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质。第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系统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第四,系统思维方式对某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这与传统的千方百计将系统简化为稳定、有序、均匀、平衡、线性作用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 6. 简述物质系统的分类?

7. 物质系统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

8. 什么是系统的非加和性?它对我们把握物质系统的整体性有何意义?

答:系统的非加和性就是指系统不是由其组成部分积累而成的.它对我们把握物质系统的整

体性有意义在于,避免犯那种瞎子摸象式的错误,避免以管窥豹的错误.

意义: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9. 举例说明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规律。

答:层次结构是指物质世界的任何一类物质系统,都包含着自身有质的区别的别一类物质系统,如此下去,层层深入,无限可分,直至无穷;向上没一类物质系统又与其他系统通过相干性关系组成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上部系统,如此类推,无穷组合,层层突现新质,由此决定了自然界的垂直的结构。意义:1系统层次结构的纵向构成关系提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分出多级结构、多级功能和多级环境。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综合,即进行跨层次的思维。2在科学地研究任一物质系统时,有必要对低层系统在一定范围内“黑箱化”地处理。3充分注意多层次系统质的区别。4上向因果链的关系告诉我们的,可通过低层系统的规律依次对高层系统的规律做出递进性的阐明,但另一方面,由于相干性作用,低系统的规律总是以扬弃的形式存在于高系统中,所欲任何决定论的预言或理想化的推论都是不可能的。

10. 环境对物质系统的意义如何?

答:大环境是个整体,带有普遍性,而物质系统是环境的一部分,虽然是个局部,但同时又是另一个局部的环境,几个(或很多个)系统形成了环境。比如意识系统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既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么环境对物质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局部形成了整体,整体决定了局部。大环境变了质,局部不可能不受影响,局部会逐渐融入大环境。直到被大环境所同化,同化程度如何与其他局部的数量以及性质有关,还要加上时间的长短。 11. 简述进化的条件。

答:1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非平衡态提供了系统演化的动力条件,决定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方式,决定了系统演化的方向性,系统演化的多稳态,多阶段和螺旋式的递进。2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与环境之间要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3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必须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并在系统内部正负反馈作用下失去系统走向有

序。4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随机涨落或突变是系统产生有序状态的诱因。 12. 在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进化和退化的关系如何?

13. 为什么要重视偶然性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14. 简述宇宙演化阶段。

15. 耗散结构论是如何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矛盾的?

答: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进化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过程,其代价是将宇宙中其他部分弄得更无序(熵增),让整个宇宙的熵更快地增大。所以本质上耗散系统是一个促进系统+环境的总熵更快地增大的结构,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矛盾。

16. 简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17.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

18. 简述人工自然的构成。。

19. 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