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常德市三馆三中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调查报告(常德市三馆三中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67c8f165ce050876321360

一、调研目的及内容

1.1调查目的:通过对常德规划展览馆的参观,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理论,认识分析并解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具体要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城市规划专业,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1.2调研内容:此次调研针对常德的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常德总体、中心城区、市域城镇等体系规划,此外涉及了常德道路通行情况,各交通系统系统的规划,分析了常德公共服务设施,还了解了城区的景观特点、绿地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

2、气候特征:常德市域地处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日照十分充足,有丰富的热量资源,雨热同季。市域年均降水量在1200-2100mm之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过渡性特征。

3、水文地质:地处洞庭湖平原,全市水系完整,河流稠密,数百条溪河汇于沅、澧两大水系。境内沅江长164公里,澧水长169公里,水能资源丰富。常德地区地下水分布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6.5%,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 4、地形地貌: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为红岩丘陵区;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形轮廓。

5、文化特色: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前277年,秦国大将张若在此伐楚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史称武陵、朗州、鼎城。境内有“人间仙境”桃花源,“白鹭之乡”花岩溪,“茶禅祖庭”夹山寺,“国际水上赛场”柳叶湖,“中国第一古城”城头山,“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中国常德诗墙和“湖南屋脊”、“物种基因库”壶瓶山,享有“文物之邦”、“风景之国”的美誉。

三、地段建设条件

1、土地使用情况:现状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市政公用设施较齐全、 布局完整、环境优美。

2、自然环境条件评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西洞庭湖畔,左抱洞庭之险,右控五溪之要,是素有“西楚唇齿”、“川黔咽喉”之称的鱼米之乡。

四、城市总体规划

4.1城市性质:交通枢纽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4.2城市职能:湘西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新型工业基地、旅游服务基地和文教基地。

4.3城市规模:至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

4.4规划期末常德市中心城区为“三城、多片区”的空间结构。

“三城”: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德山城区; 多片区:沅水北岸的5个片区分别是江北中心区、城东片区、河洑片区、柳叶湖片区、东江片区。沅水南岸的4个片区分别为鼎城中心区、德山中心区、德山南区、德山东区。 4.4发展方向:规划期内城市总体向东发展。江北城区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均有一定发展空间;江南城区主要向西、向南发展;德山城区主要向南、向东发展。

4.6远景城市发展:在扩大城市防洪圈的前提下,江北城区跨过马家吉河向东发展,为城市更长远发展打开局面。德山城区跨过告诉公路向南、向东发展。江南城区在扩大防洪圈的前提下向南发展。

五、常德道路交通系统

5.1对外交通布局:布局城市三大客运枢纽,分别为:一、北部,常德火车站与客运汽车总站联合体,二、东南部,德城际 铁路新客运中心,该客运中心也是火车站和汽车站的联合体;三、西南部,桃花源机场作为高端客货运枢纽,以快速高速路直接与城区和高速路网联系。

5.2城市路网骨架:形成环线加射线的快速干路,并结合地形和已有路网形成棋盘型为主的八横八纵骨干主干路网,沅江布置八处城市道路过江通道。

5.3城市公交系统骨架:以BRT线网作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架,在组织间主要联系上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公交专用或BRT线路,提升整个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先级别,再结合普通公交以及乡镇联系公交形成多模式一体化的城市公交网络,打造公交都市。

5.4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骨架:结合城市山水特色,打造步行单元、步行通道、自行车通道以及城市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并结合公交、道路交通管理等系统改善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环境,打造综合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网络系统。

六、公共服务设施

6.1教育设施:常德教育强市建设初见成效,现拥有普通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67所。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比例和高考录取率居全省前列。

6.2医疗卫生设施:近年来,常德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拥有卫生机构5255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6.3文化体育设施: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中心)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5%,现有体育馆23座,运动馆1888个,游泳池17个。

七、景观特色及绿地系统规划

常德是一座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的城市,被誉为“桃花源里的城市”。全市有大小景点300多处,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石门壶瓶山,桃园乌云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处(西洞庭湖湿地、津市毛里湖湿地),国家森林公园5处(桃花源、花岩溪、夹山、河洑、黄山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4A级景区3个。桃花源被称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人文景观古老神奇,自然景观丰富多姿。

三山三水

德山:常德德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正从传统的工业基地,成长为一座工业新城。 太阳山:武陵山脉向东延伸的最后一座高峰,玄天第一峰,有“山川如画钟灵秀,翰墨难描憾万千”之称。

河洑山:位于常德市西郊武陵区与桃源县交界,古称平山系武陵山余脉。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百年老树,千亩竹海,名胜古迹达几十处,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抗战地堡战壕,旧称“七堡连环”。

柳叶湖:是知名的水上运动、高尔夫运动训练基地,享有“中国城市第一湖”之美誉。

穿紫河:是贯穿常德江北城区的一条城内河,全长17.3公里。穿紫河驳岸风光带的创意就源于常德丰富的水资源和常德人民利用水治理水、抵御水的辉煌历史。

沅江:沅江上拥有第一座桥——沅水大桥,与1986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是常德市交通命脉,是常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常德展现其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

八、产业定位

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以文化产业为核心,以房地产业为平台和消费载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建设服务全市、大湘西乃至全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