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687c64a32d7375a4178099

表1-3 垃圾产量预测(续)

年份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日产垃圾(t/d) 1136.14 1192.95 1252.6 1315.23 1380.99 1450.04 年产垃圾(万吨) 累计(万吨) 年增长率% 40.30 42.32 44.43 46.65 48.99 51.44 517.51 559.83 604.26 650.91 699.90 751.33 5% 5% 5% 5% 5% 5% 1.4.4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预测

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与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居民燃料结构有很大关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含量逐步增加,无机含量(尤其煤渣)日趋减少。纸张、塑料等高热值废弃物含量逐渐上升。根据总体发展趋势以及参照陕西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气化率,预计垃圾各成分含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易腐垃圾>废品>城市生活煤渣。

1.5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宝鸡市城区生活垃圾的产量近250吨/天,全部运往城东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城东垃圾填埋场于1995年投资建设,1996年建成投产,设计使用年限15年。但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该场目前实际承担着全市250多吨的垃圾日处理量,实际使用期限不足两年,即将填满封场。同时,由于建设资金、技术等原因使所建填埋场与国家卫生填埋场的技术要求相距甚远,环境保护设施不到位,特别是垃圾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对周边地区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 1.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没有标准化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

(2)环卫基础资料缺乏,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长率以及成分变化等监测统计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环卫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垃圾以及周边乡镇垃圾尚存在无序排放现象,缺乏统一管理和监督。

(4)没有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环卫设施建设用地困难,一旦需要很难得到保证。 (5)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环卫事业发展与环卫设施配置严重不足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案比选

2.1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1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技术已很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收集方面,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分类收集;在运输方面,基本采用密闭压缩运输;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四种处理方式。表2-1 是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情况。

表2-1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比例(%)

国 家 英 国 法 国 日 本 美 国 德 国 加拿大 焚 烧 9 42 74 17 35 7 卫生填埋 90 48 主要为焚烧灰渣 72 60 82 再生利用 / 10 11 11 3~5 11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无论在总量还是单位产量上都迅速增长。为不断适应环境,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政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治理垃圾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制定较高层次的垃圾处理目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最优先方案是避免垃圾的产生,如果必须产生,产出量要最小,即城市垃圾实现零排放;其次,按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回收能源和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量。

2.1.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工作内容,直接为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服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990年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不足2%,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全国清运城市生活垃圾9952万吨,共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609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35.8%。2000年全国清运城市生活垃圾1.18亿吨,共有生活垃圾处理厂(场)660座,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2.32万吨/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23%。在1986~2000年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5%,城市生活垃圾量的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同步。其中,95%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填埋处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例如,近期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稀膜作为防渗材料进行水平防渗;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专用的垃圾压实机;为了有效控制和利用填埋气体,防止沼气爆炸和减少二次污染,杭州、广州、南京等地的填埋场对填埋气体进行了回收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深圳市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成套引进2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建设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厂。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如上海、广州、宁波等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些焚烧厂多为通过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关键技术或设备,按照较高污染控制标准来建设的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该方法由于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在国内应用较少,现在采用该法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仅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1%左右。

堆肥处理是我国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使用最多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其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建成了动态堆肥场示范工程,如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厂和北京南宫堆肥厂。而目前全国尚在运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