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下册)部分复习资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工原理(上、下册)部分复习资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895584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

化工原理(上、下册)复习资料

一. 选择题 选择题1

1.如图1示,空气以相同的流速分别通过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的两根等径直管。 已知d1=d2 ,LAB=LCD,U型差压计指示液相同。则( )。

A. △PAB=△PCD; B. △PAB>△PCD; C. hf AB=hf CD; D. R1>R2

图1

2.流体作( )流动时,摩擦系数(λ)只是Re的函数,而与管壁的粗糙度无关。 A. 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完全湍流

3.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Q线是在( )情况下测定的。

A. 效率一定; B. 功率一定; C. 转速一定; D. 管路(l+∑le)一定 4.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

A. 气缚现象 B. 汽蚀现象 C. 汽化现象 D. 气浮现象. 5.已知圆筒壁(外半径为r3)上两层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2示:A 层的导热系数 ( )B层的导热系数;应将( )放在内层保温效果好。(A、B 两层厚度相等)。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A 层 E. B 层

6.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1=116w.m-2.K-1,α2=11600 w. m-2.K-1,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 A. 设法增大α1; B. 设法增大α2; C. 同时增大α1和α2。 7.试比较某精馏塔中第n-1,n,n+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理论板的序数由塔顶向 下数起),即:yn+1( )yn, yn( )x n-1。 A. >, B. =, C. <

8.用y—x图表示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操作时,其操作线的位置 ( )。 A. 在对角线之下; B. 与对角线重合; C.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9.在吸收传质过程中,它的方向和限度,将取决于吸收质在气-液两相平衡关系,若要进行吸收操作,则应控制( ) A. p>p*

B. p<p*

C. p=p*

图2

10. 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第 1 页(共 18 页)

11. 当空气的t=tw=td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 )。 A. =100% ; B. >100% ; C. <100% 12. 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 )。 A. H,φ都升高; B. H不变φ降低; C. H,φ都降低 选择题2

1. 如图1所示,连接A.B两截面间的压差计的读数R表示了( )的大小。 A. A.B间的压头损失Hf AB; B. A.B间的压强差△P; C. A.B间的压头损失及动压头差之和; D. A.B间的动压头差uA2-uB2/2g

图1

图2

2. 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图2所示,试比较第一层的热阻 R1与第二、三层热阻

R2、R3的大小( )。

A. R1>( R2+R3) B. R1<(R2+R3) C. R1=( R2+R3) D. 无法比较 3. 如图3所示。指出下列各点及线段表示的浓度及浓度差: a点( ); b点( ); c点( ); ab段( ); bc段( )。

A. yn, y n+1 B. yn+1,xn C. yn,xn D.yn,xn-1 E. x n-1,xne 4. 非园形管子的当量直径可用来计算( )。 A. 雷诺数Re B. 流速 C. 管子的截面积 5. 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

A. 出口阀关闭 B. 进口阀关闭 C. 出口阀打开 D.进口阀打开 6. 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 ( )

A.工作点 B.操作点 C.设计点 D.计算点

7. 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 )之值。

A. 大者; B. 小者; C. 两者;

8. 从沸点一组成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将混合液加热到( )才能从混合液中分出易挥发组

分增多的蒸汽。

第 2 页(共 18 页)

图3

A. 液相区; B. 气相区; C. 气液共存区 9. ( )对吸收操作有利。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 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 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 C.温度高,气体分压小;

10.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11. 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 )

A. 非结合水份 B. 自由水份 C. 结合水份 D. 临界水份

12. 在某常压连续干燥器中采用废气循环操作, 即由干燥器出来的一部分废气(t2,H2,)和新鲜

空气(t0,H0)相混合,混合气经预热器加热到必要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器。干燥过程中有关参数如下:混合气状态点M(tm, Hm)预热至点N(t1,H1),进入干燥器干燥(I2=I1)至点B(t2,,H2,)。已知水分蒸发量为W,则根据对整个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可得绝干空量L为 ( )。 A. L=W/(H2-H0); B. L=W/(H1-H0); C. L=W/(H2-H1); D. L=W/(Hm-H0)。 选择题3

1. 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静压强相等的必要条件是( )

A.同一种流体内部 B.连通着的两种流体

C.同一种连续流体 D. 同一水平面上,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2.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可以从图1中得到说明,若忽略A,B间的阻力损失,试判断B玻璃管水面所处的刻度。( )

A. a位置 B. c位置

3.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应( )

A.先关出口阀后停电 B.先停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 D.单机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

4.在重力场中,固体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颗粒几何形状 B.颗粒几何尺寸 C.颗粒与流体密度 D.流体的流速

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Q线是在( )情况下测定的。

A. 效率一定 C. 转速一定

B. 功率一定 D. 管路阻力一定

第 3 页(共 18 页)

C. b位置

图1

7.用两种不同的保温材料时,往往把导热系数入值小者放在 ( )。

A. 内层

9.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NH3,当水量和空气量一定时,增加NH3量,则出塔气体浓度( ),出塔液体浓度( )。

A.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

10.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 ),吸收推动力( )。

A. 增大;减小 C.减少;增大

11.非理想溶液不一定都有恒沸点,只有对拉乌尔定律有明显的( )的非理想溶液才具有恒沸点。

A. 极小偏差

12. 对现有一个精馏塔,若将其回流比减少时,其需要的理论板数会( ),产品的浓度会( )。

A.减少;增加 B.减少;降低

13. 已知连续精馏过程的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是( )。

A. 0.1:1

15. 干燥过程中预热室的热量消耗随空气进入预热器的温度的降低而( )。

A.降低

16. 判断对错:(1)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湿物料本身的初始温度高或低,对恒定干燥速度无影响;(2)当湿物料干燥到临界含水量以后,此时可用提高空气流速来提高其干燥速率,以减少干燥时间。( )

A.(1)、(2)都对 C.(1)对;(2)错 选择题4

1. 流体作( )流动时,摩擦系数λ只是Re的函数,而与管壁的粗糙度无关。 A.层流

2.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B.湍流

C.过渡流

D.完全湍流

B.(1)、(2)都错 D.(1)错;(2)对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B.1.1:1

C. 1:1

D.无法计算

C.增加;降低

D.增加;增加

B.极大偏差

C. 中等偏差

D.无偏差

B. 增大;增大 D.减少;减少

B.不变;增加 D.不变;不变

B. 外层

C. 内外层均可

第 4 页(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