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a410f804a1b0717fd5dd4a

第七单元 珍惜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编排了《可爱的中国》《古诗两首》《城市的标识》《吾腰千钱》《爷爷的毡靴》五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平静的生活,亲密的友情,甚至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爷爷穿了很久的破毡靴??当然有的人也“珍惜”金钱和财富。每个人珍惜的东西虽然不同,但是拥有了这份情感,我们对生活就多了一种感动,对生命就多了一份理解,对这个世界也就多了一份关爱。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多进行感情朗读,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浏览阅读能力,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 课时分配:

可爱的中国————————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 城市的标识————————2课时 吾腰千钱—————————1课时 爷爷的毡靴————————1课时 语文天地—————————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二、教学目标

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 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

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

(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国共产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参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入狱,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可爱的中国》曾由鲁迅先生代为保存,解放后公开发表。

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国母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三、细读品悟:

(一)讲读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到作者激动的心情) 2、再读,你是从哪感受到了?(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标点符号给了你启示)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3、刚才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祖国母亲为什么会哭泣?”你能找到答案吗?

4、从母亲的哭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的伤心、我们的内疚)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重点指导接连4个“难道”开头的并列句式)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母亲的心情?谁来读?

5、面对母亲的哭诉,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怎样理解“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残暴的蹂躏。”

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刻不容缓,不是??而是)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热爱祖国,远大的抱负) 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 (二)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卖国贼 中国的未来:???代替???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国母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

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

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四、情感升华: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 4、总结。

作业设计

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目前 屈辱

可爱的中国

深沉 执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

指出:70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

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板书:将来)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学生齐读) 朗读段落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