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联考2016届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联考2016届高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acbaed376baf1ffd4fad33

D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缓慢生成可以在空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气中燃烧的气体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K元素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B.能和KSCN溶液反应而生成血红色溶液是铁离子的特征反应,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 C.甲苯与溴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

【解答】解:A.K元素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钠元素黄光的干扰,故A错误; B.能和KSCN溶液反应而生成血红色溶液是铁离子的特征反应,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B正确;

C.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发生了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钠能与乙醇中的羟基反应生成氢气,与电离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取代反应、弱电解质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鉴别物质时要排除干扰因素,易错选项是C,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8.化学电池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Ⅰ.美国科学家S?鲁宾成功开发锌汞纽扣式电池,以锌和氧化汞为电极材料,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 液的原电池,有效地解决电池使用寿命短,易发生漏液等问题.电池总反应为:Zn+HgO═ZnO+Hg.(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HgO+H2O+2e﹣=Hg+2OH﹣ .

(2)含汞电池生产企业的污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2价的汞离子,通常采用处理成本较低的硫化物沉淀法,即向污水中投入一定量的硫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g2++S2﹣=HgS↓ .

(3)该方法的缺点是产物的颗粒比较小,大部分悬浮于污水中,通常采用投入一定量的明矾晶体进行后续处理,请解释其原因 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HgS颗粒,加快HgS微粒的沉降 .

第13页(共27页)

Ⅱ.锂离子电池由于轻便、比能量大等优点,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电池.其中的重要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4)通常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生产过程中“混合搅拌”的目的是 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提高反应速率 .气体X的化学式为 NH3 .

(5)请写出一定条件下由LiH2PO4生成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2LiH2PO4+Fe2O3+C=2LiFePO4+CO↑+2H2O ,当生成1mol磷酸亚铁锂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6.02×1023 .

(6)生成LiFePO4的过程可能产生一种杂质对电池有致命的影响,则该杂质可能为 Fe .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I.(1)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gO获得电子生成Hg,碱性条件下还生成氢氧根离子; (2)硫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HgS沉淀;

(3)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吸附HgS颗粒,加快沉淀;

Ⅱ.(4)充分混合,加快反应速率;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

(5)流程图中LiH2PO4与Fe2O3、C反应生成LiFePO4,Fe元素被还原,C元素被氧化生成CO,还有水生成;根据Fe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 (6)碳可能将氧化铁中Fe元素还原为Fe单质.

【解答】解:I.(1)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gO获得电子生成Hg,碱性条件下还生成氢氧根离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HgO+H2O+2e﹣=Hg+2OH﹣, 故答案为:HgO+H2O+2e﹣=Hg+2OH﹣;

(2)硫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HgS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g2++S2﹣=HgS↓, 故答案为:Hg2++S2﹣=HgS↓;

(3)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HgS颗粒,加快HgS微粒的沉降, 故答案为: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HgS颗粒,加快HgS微粒的沉降;

第14页(共27页)

Ⅱ.(4)生产过程中“混合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提高反应速率,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即X为NH3,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提高反应速率;NH3;

(5)流程图中LiH2PO4与Fe2O3、C反应生成LiFePO4,Fe元素被还原,C元素被氧化生成CO,还有水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LiH2PO4+Fe2O3+C=2LiFePO4+CO↑+2H2O,当生成1mol磷酸亚铁锂时,转移的电子为1mol,即转移电子数目为6.02×1023,

故答案为:2LiH2PO4+Fe2O3+C=2LiFePO4+CO↑+2H2O;6.02×1023; (6)碳可能将氧化铁中Fe元素还原为Fe单质,对电池有致命的影响, 故答案为:Fe.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物质准备工艺流程、陌生化学式书写、沉淀转化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9.烟气中含有SO2等大量有害的物质,烟气除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石灰石法烟气除硫工艺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aCO3(s)?CO2(g)+CaO(s)△H=+178.2kJ/mol Ⅱ.SO2(g)+CaO(s)?CaSO3(s)△H=﹣402kJ/mol

Ⅲ.2CaSO3(s)+O2(g)+4H2O(I)?2[CaSO4?2H2O](s)△H=﹣234.2kJ/mol

(1)试写出由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热化学方程式 2CaCO3(s)+O2(g)+2SO2(g)+4H2O(l)?2[CaSO4.2H2O](s)+2CO2(g)△H=﹣681.8kJ/mol .

(2)反应Ⅱ为烟气除硫的关键,取相同用量的反应物在3种不同的容器中进行该反应,A容器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保持恒容绝热,且初始时3个容器的容积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3个容器中SO2的转化率的大小顺序:aA>aB>aC

b.当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B两个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tA>tB

d.当C容器内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3)依据上述反应Ⅱ来除硫,将一定量的烟气压缩到一个20L的容器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SO2的质量(mg)如下表

0 20 40 60 80 100 120 第15页(共27页)

T1 T2 2100 1052 540 2100 869 242 199 x 8.7 x 0.06 0.06 x x 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40min内SO2的反应速率 2×10﹣5 mol/(L?min). ②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T1 < T2(填“>”、“<”或“=”,下同);x > 0.06.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 = 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填“>”、“<”或“=”),理由是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反应为2CaCO3(s)+O2(g)+2SO2(g)+4H2O(l)?2[CaSO4.2H2O](s)+2CO2(g),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等于①×2+②×2+③,计算△H;

(2)对于A容器,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但要保持恒压,必须压缩体积,相当与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B容器为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体积缩小,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对A要小,C容器恒温绝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相对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会小;气体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在发生改变,平均摩尔质量不是变量,不能判断平衡;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3)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40min内SO2的反应速率v(SO2)=[(1052﹣540)×10﹣3]÷64÷20÷20=2×10﹣5mol/(L?min;

②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等于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温度不变,平衡

【解答】解:(1)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反应为2CaCO3(s)+O2(g)+2SO2+4H2O+2CO2(g)(l)?2[CaSO4.2H2O](s)(g),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等于①×2+②×2+③,计算△H=+178.2×2+(﹣402)×2+(﹣234.2)=﹣681.8kJ/mol,故答案为:2CaCO3(s)+O2(g)+2SO2(g)+4H2O(l)?2[CaSO4.2H2O](s)+2CO2(g)△H=﹣681.8kJ/mol;

(2)a、对于A容器,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但要保持恒压,必须压缩体积,相当与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B容器为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

第16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