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13:数学思想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2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13:数学思想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b83a593b3567ec102d8afd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作者:中亭侯

专题十三 数学思想方法

【考纲解读】

1.熟练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2.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或归纳,能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系统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预测】

1.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对函数试题的设计仍然会围绕几个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性质、图象、应用考查函数知识;与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内容相结合,考查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函数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对函数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2.预测在今年的高考中,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仍是考查的一个热点,数形结合的考查方式常以数学式、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函数图象、解析几何等为载体综合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重点为含有参数的函数性质问题、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关的计算推证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不定问题等。

3.预测在今年的高考中,运用化归与转化思想解题的途径主要有:借助函数、方程(组)、辅助命题、等价变换、特殊的式与数的结构、几何特征进行转化,其方法有:正反转化、数形转化、语义转化、等与不等、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化归,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化归,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化归。

【要点梳理】

1.函数与方程思想: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有关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类的问题,利用函数观点加以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等知识解答;等差、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的函数,数列问题也可以用函数方法解决。

2.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与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画图,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的解的个数.

3.与分类讨论有关的知识点有:直线的斜率分为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形、等比数列中的公比q?1和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指对函数的底数a分为a?1和q?1、

0?a?1两种情形等。分类的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分层次讨论。分类讨论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讨论

的对象、选择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整合。

4.转化与化归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转化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坐标法、类比法、特殊化方法等。

【考点在线】

考点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研究。它体现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般地,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经常利用的性质是:f(x)、f

?1(x)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

像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具体特性。在解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构造出函数解析式和妙用函数的性质,是应用函数思想的关键。对所给的问题观察、分析、判断比较深入、充分、全面时,才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系,构造出函数原型。另外,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解答非函数问题。

例1. (2011年高考江苏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f(x)?

1

2x的图象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作者:中亭侯

交于P、Q两点,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4

?y?kx2k?(,【解析】设坐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k?0),则由?解得交点坐标为2k?y?x?2kk2k)、

(?,?2k),即为P、Q两点,所以线段PQ长为22k?2k?222k?2k?4,当且仅当k?1时等

号成立,故线段PQ长的最小值是4.

【名师点睛】本小题考察函数与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中档题. 【备考提示】:正确理解函数与方程思想是解答好本类题的关键.

练习1: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科16)已知函数f(x)=logax?x?b(a>0,且a?1).当2<a<3<b<4时,函数f(x)的零点x0?(n,n?1),n?N*,则n= . 【答案】2

【解析】方程logax?x?b(a=0的根为x,即函数y?logax(2?a?3)的图象与函数>0,且a?1)0y?x?b(3?b?4)的交点横坐标为x0,且x0?(n,n?1),n?N,结合图象,因为当x?a(2?a?3)*时,y?1,此时对应直线上y?1的点的横坐标x?1?b?(4,5);当y?2时, 对数函数y?logx(?2a?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3x?(4,9),直线y?x?b(3?b?4)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ax?(5,6),故所求的n?2.

考点二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2. 若方程lg(-x+3x-m)=l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

2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作者:中亭侯

?3?x?0?3?x?0【解析】 原方程变形为 ? ,即:?, 22?x?3x?m?3?x(x?2)?1?m??设曲线y1=(x-2) , x∈(0,3)和直线y2=1-m,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2② 当1-m=0时,有唯一解,m=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

∴ m=1或-3

此题也可设曲线y1=-(x-2)+1 , x∈(0,3)和直线y2=m后画出图像求解。

【名师点睛】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进行解决.

【备考提示】:一般地,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性质等进行讨论时,可以借助于函数的图像直观解决,简单明了。此题也可用代数方法来讨论方程的解的情况,还可用分离参数法来求(也注意结合图像分析只一个x值).

?2x?2?,练习2:(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3)已知函数f(x)??x若关于x 的方程f(x)=k有两个不同

?(x?1)3,x?2?2的实根,则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_. 【答案】(0,1)

【解析】画出函数图象与直线y=k,观察,可得结果.

考点三 分类讨论思想

例3.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21) 已知函数f(x)?alnxx?1?bx,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

(Ⅰ)求a、b的值;

(Ⅱ)如果当x?0,且x?1时,f(x)?a(x?1?lnx)?lnxx?1bx2?kx,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f?(x)?x2(x?1)?f(1)?1?b?1??,由题意知:?1即?a1

?f?(1)????b??22??2?a?b?1

3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作者:中亭侯

(Ⅱ)由(Ⅰ)知f(x)?lnx11lnxx?1?1x,所以,

2?(k?1)(x?1)?f(x)?(?)?2lnx?? 2?x?1xx1?x??设h(x)?2lnx?(k?1)(x?1)x22,(x?0)则,h?(x)?(k?1)(x?1)?2xx22

⑴如果k?0,由h?(x)?k(x?1)?(x?1)x22知,当x?1时, h?(x)?0,而h(1)?0

11-xkx2故,由当x?(0,1)时h?(x)?0,当x?(1,??),时h?(x)?0得:从而,当x?0时,f(x)?(lnxx?1?11?kkx)?0,即f(x)?lnxx?12h(x)?0

?

⑵如果k?(0,1),则当,x?(1,而h(1)?0;h(x)?0得:⑶如

11-x)时,?(k?1)(x?1)?2x?0,h?(x)?0

2h(x)?0与题设矛盾;

11-x2k?1,那么,因为h?(x)?0而h(1)?0,?x?(1,??)时,由h(x)?0得:h(x)?0与题

设矛盾;

综合以上情况可得:k????,0?.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察导数的概念、性质、求导法则、导数的应用、分类讨论等概念、性质、方法和思想, 特别是第(2)问通过构造新函数,用导数判定单调性,通过分类讨论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并进行拓展.

【备考提示】:分类讨论思想是高考的热点,年年必考,深刻领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决好本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3:(2011年高考湖南卷理科22第(1)问)已知函数f?x??x,g?x??x?3x.求函数

h?x??f?x??g?x?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解析】由h?x??x?x?3x知,x??0,???,而h?0??0,且h?1???1?0,

h?2??6?2?0,则x?0为h?x?的一个零点,且h?x?在?1,2?内由零点,

因此h?x?至少有两个零点.

h??x??3x?1?212x?12,记??x??3x?1?212x?12,则???x??6x?14x?32,

当x??0,???时,???x??0,因此??x?在?0,???上单调递增,则??x?在?0,???上至多有一个零点,又因

4